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生活与消费》一轮复习备考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生活与消费》一轮复习备考案

ID:29868208

大小:7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4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生活与消费》一轮复习备考案_第1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生活与消费》一轮复习备考案_第2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生活与消费》一轮复习备考案_第3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生活与消费》一轮复习备考案_第4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生活与消费》一轮复习备考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生活与消费》一轮复习备考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备考备案一高考考点缕析: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货币的本质及职能(P5-7)(基本观点概述)(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3)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注意问题提示)(1)货币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才产生的。(2)区分职能与基本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区分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用现实的货币。(4)区分商品流通与物物直接交换:前者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后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了,买卖是同时进行的。(5)流通中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2.纸币的发行规律(P8)(基本观点概述)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

3、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注意问题提示)(1)区分纸币与货币: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即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这是纸币与金属货币最大的区别。(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3)区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含义不同。但两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当前注意克服通货膨胀。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P10)(基本观点概述)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

4、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意问题提示)(1)区分信用工具与外汇: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信用卡和支票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正确理解汇率的升高和跌落: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3)理解人民币升值的利弊。(▲)4.价格与价值、供求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P11-13)(基本观点概述)(1)供求影响价格。各种因素对商品

5、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即所谓的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即所谓的买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注意问题提示)区分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的不同: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包括决定因素,决定价格的只能是价值,供求关系只能是影响价格。(▲)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P13-14)(基本观点

6、概述)(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注意问题提示)(1)区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2)正确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才会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但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在竞争中取得有利,所以商品生产者都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P14)(基本观点概述)(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注意问题提示)联系实际,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现象。如,联系企业改革的事例,说明企业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7.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P15)(基本观点概述)(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

8、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2)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