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套期保值》word版

《大豆套期保值》word版

ID:29882795

大小:395.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24

《大豆套期保值》word版_第1页
《大豆套期保值》word版_第2页
《大豆套期保值》word版_第3页
《大豆套期保值》word版_第4页
《大豆套期保值》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套期保值》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豆套期保值方案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刘振宇  一.市场背景  全球大豆市场上半年的行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图):第一阶段是元旦后到3月4日,在此期间全球大豆价格快速上涨。推动因素是中国大豆减产,南美天气的炒作;第二阶段是从3月4日见顶到4月1日的回调完毕,在此期间豆类价格出现快速大幅下跌,影响行情的主要因素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外部市场的感染和影响。第三阶段是从4月1日见底到现在,大豆价格在北半球天气利多和玉米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下不断走高,三个月时间里CBOT大豆价格上涨了60%。而经历了这样一个动荡的上半年后,我们发现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中的套期保值功能来规避价格

2、大副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并且帮助企业控制成本,锁定利润。  二.对于2008年下半年大豆的趋势分析  我认为2008年下半年大豆的价格将会保持高位震荡或将有所下降。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南美大豆丰收,北半球产量预计增加  2008年南美大豆获得了大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巴西大豆产量为61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700万吨,两国的产量创下1.08亿吨的高位,占本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的46.5%。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的增加来自于播种面积的增加,由于在南美播种期大豆价格在1000美分/蒲式耳的高位,刺激了播种面积的增加。2008年巴西大豆收获面积为2130万公顷,比上

3、年度增加2.8%,阿根廷收获面积为1680万公顷,比上年度增加3%,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天气较好单产维持在较高水平。  同样由于播种期大豆价格的高价位,以及在成本投入上的优势,北半球的中国和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国家粮油信息预计,2008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950万公顷,较2007年的844万公顷增加106万公顷,增幅12.56%。预计2008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650万吨,较2007年1350万吨增长300万吨,增幅22.22%。相比之下USDA预测中国大豆产量为1600万吨,比去年的1350万吨增加18.5%。  中国大豆除了播种面积增加外,单产也将较去年大

4、幅提高。2007年东北大旱令大豆单产降低,今年播种之后天气良好,根据中央气象台的监测,整个东北除了极个别地块外,土壤墒情适宜,大豆生长条件良好。当然7、8月份的天气相当关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目前预测单产水平为1.74吨/公顷,USDA预测的单产水平为1.7吨/公顷,都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美国大豆受到天气影响较大,单产有较大的降低风险。受天气影响,2008年美国大豆播种进度一直缓慢,在播种的关键期,较去年一度落后25个百分点,较五年平均值也一度落后20个百分点。优良率也较往年同一时间低了很多,这更增添了对单产下降的可能。但美国产量仍会因为播种面积增加17%而增加,U

5、SDA预计美国2008/2009年度大豆产量为8450万吨,比上年度大幅增加20%,如果这一产量得以实现,将是历史第三高水平。预计2008/2009年度美国国内大豆消费为5477万吨,较上年度增加4%,这将是近4年的最高年消费增速。  对美国大豆来说,最大的利多在于库存持续维持在低位,2008/2009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478万吨,比上年度的340万吨增加,但无论从绝对数字看还是相对的库存消费比看这都是一个极低的水平。另外从6月30日USDA刚刚公布的季度库存看,6.76亿蒲式耳的数字较去年同期下降38%,而消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个百分点的利多,这一库存是自19

6、99年以来低第三低水平,仅仅高于2003年和2004年。  2.全球需求稳步增加,但供给并不紧张  相对于全球大豆产量的变动来说,消费量稳定增长的势头是很明显的,预计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消费为2.335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3.7%,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消费达到2.39亿吨同比增加2.53%。全球过去10年的平均年消费增长率为5.4%,过去5年平均增长为4.1%,从预测的数字看消费增速在放缓。这里面有高价位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基数增大,以及中国爆发式的消费增长结束,转而进入平稳消费增长期。  注意以下的数据相当重要,USDA预计2007/2008年度

7、全球大豆的期末库存为4926万吨,库存消费比为21%,比上年的历史最高值下降6.7个百分点,预计2008/2009年度的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为5041万,库存消费比为21%,与上年度持平。如果从全球大豆的供需数字考察,2006年底到2007年大豆价格的上涨因为库存消费比下降而上涨是可以理解的,但未来的数据并没有进一步恶化,而且从历史数据看21%的库存消费比是较高的数字,也是安全的。所以,当前如此高CBOT大豆价格更多地反映了美国国内的供需状况而不是全球的供需状况,但美国期货市场的定价能力引领了全球市场。  3.全球油籽作物供需状况  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