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ID:29920591

大小:7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5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01t 02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B3201/T022—2003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3-08-18实施2003-07-18发布无公害农产品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3201/T022—2003DB3201南京市地方标准ICS65.020B301DB3201/T022—2003前言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淳县农林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芳、姜玉财、姜小龙、陈振润、张永青、芮康林。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3年7月18日。IDB3201/T022—2003无

2、公害农产品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双孢蘑菇的栽培环境条件、生产流程、生产技术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双孢蘑菇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无公害蔬菜产

3、地环境要求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气生型菌种气生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呈直立状,色洁白,细而浓密,菌丝生长速度快。3.2半气生型菌种初期菌丝贴在培养基表面匍匐生长,以后菌丝尖端出现灰色绒毛状,分枝短而浓密呈扇形,生长速度介于气生型与匍匐型之间。3.3米粒状原基菌丝束在培养基表面分化形成的米粒状小白点。3.4封面菌丝长满培养料表面。4栽培环境条件4.1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1要求。地势高燥,场地开旷,近水源,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4.2菇房4.2.1菇房结构可搭

4、建棚室和砖结构菇房。菇房坐北朝南稍偏东,顶高5.3m~5.5m,宽8.3m~10.0m,长10m5DB3201/T022—2003~25m,具备窗、门、拔风筒通风装置,能遮光、保温、保湿。4.2.2床架结构床架呈南北向,排列在菇房中间,四周留50cm~65cm走道。床架6层~7层,底层离地面不少于15cm,顶层离屋顶不少于150cm。床架宽100cm~150cm,层间距60cm~65cm。4.3基质基质原料、化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用水质量及基质处理方法,应符合NY5099的规定。4.3.1配方4.3.1.1粪草配方每111m2,用稻草2000kg,或稻草、麦秸杆各10

5、00kg,干牛粪1000kg,菜籽饼250kg,过磷酸钙35kg,石膏粉40kg,石灰50kg。4.3.1.2无粪配方每111m2,用稻草2250kg,45%复合肥62.5kg,过磷酸钙50kg,石膏粉62.5kg,石灰75kg。4.3.2基质处理采用二次发酵技术处理培养料。4.4覆土材料4.4.1泥炭土、草炭土。4.4.2壤土符合GB15618中4对二级标准值的规定。4生产流程基质准备(上年11月至6月)→菇房修建和消毒(6月~7月)→堆料(7月下旬~8月初)→二次发酵(8月中下旬)→翻格、播种(8月底9月初)→覆土(粗土9月15~21;细土10月1日之前)→秋菇采

6、收(10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主产期10月中旬至11月,12月上中旬结束)→越冬管理(12月中旬至翌年3月初)→春菇调水(3月中旬)→春菇采收(3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5生产技术管理6.1培养料发酵6.1.1室外前发酵6.1.1.1建堆时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建堆发酵。建堆前2d~3d,粪草需预湿。6.1.1.2发酵方法:按常规建堆发酵。料堆规格:宽2m~2.3m,高1.5m~1.6m,长度不限。菜籽饼和复合肥在建堆时加入,从第三层加到第八层;第一次翻堆加入磷肥、一半石膏和石灰;第二次翻堆加入另一半石膏和石灰。共翻堆3次~4次,翻堆间隔应以温度为主要依据,当堆温由70℃~

7、75℃开始下降时,及时翻堆。间隔参考天数为:6d、5d、4d、3d。第一次翻堆后应增加料堆通气量,在翻堆时每隔40cm~50cm距离直立毛竹,堆好后再将毛竹拔出形成通气孔。6.1.1.3前发酵培养料腐熟要求:腐熟程度五至六成,颜色呈浅咖啡色,草料有较强的抗拉力,弹性足,略有氨气味。草料的含水量65%(手紧握时,指缝间有6滴~7滴水),pH值7.8~8.0。6.1.2室内后发酵6.1.2.1进房:最后一次翻堆后2d,中午趁热将培养料进房上架,最上层和最下层不放,料堆成垄型,料厚30cm~50cm。6.1.2.2升温阶段:立即关闭菇房所有门窗、拔风筒,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