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ID:29921505

大小:34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25

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甘肃省或陇南地区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Butler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银杏大蚕蛾发生与防治指标划分标准、虫情调查、监测预报、综合治理、防治效果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核桃产区银杏大蚕蛾的测报及防治工作。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甘肃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条例》3发生及危害特点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

2、nicaButler鳞翅目,大蚕蛾科。3.1分布国内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陕西、湖北、广西、台湾等省。省内分布(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成县、徽县、两当)3.2寄主危害核桃、漆树、枫杨、银杏、杨、桦、栋等20科、30属、38种植物。3.3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特点3.3.1成虫属大型蛾类,翅展125~135mm,体长35~40mm20。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触角栉齿状。体灰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近前缘处有一黑斑,中室端部有月牙形透明斑,翅反面呈眼珠形,周围有白色至暗褐斑纹;后翅中室端部有一眼形斑,眼珠黑色,外围有一灰色橙

3、色圆圈及银白色的线两条,翅反而无眼形。3.3.2卵长椭圆形,长径为22~25mm,短径为1.2~1.5mm,初产卵为灰褐色,孵化时转为黑色,有灰白色花纹。3.3.3幼虫20初孵时黑色,体被稀疏白色绒毛,后逐渐变密。3龄后体形明显增大,颜色渐变。4、5龄后,幼虫分有绿和黑两种色型。绿色型气门上至腹中线两侧为淡绿色,毛瘤有1~2根黑色长刺毛,其余为白色刺毛。黑色型气门上线至腹部门中绒两侧为黑色,气门蓝色,体长密生白色长毛,毛瘤上有3~5根黑色长刺毛,其余为黑色短刺。虫体有毛束2对,由黄绿变为白色,着生于4个瘤上。除尾节外

4、,各节两侧下主竖生一个蓝色椭圆形斑。虫幼体躯腹部10节,足8对,体长100~200mm。3.3.4蛹蛹外包被黄褐色坚硬的网状茧。初化蛹时为黄褐色,接近羽化时,由黄褐色变为黑褐色。蛹长40mm左右,复眼呈棕色而凹陷,腹部第5、6、7三个节间由3条棕色带组成。3.3.5发生规律银杏大蚕蛾一般一年发生1代。卵期由前一年9月中旬开始到次年5月约240-250天。3月底至4月初为幼虫活动期;幼虫期约60天,7月中旬开始结茧,经一周左右化蛹,蛹期约40天,9月上旬为成虫期,成虫羽化期约10天,羽化后交尾产卵,从9月上旬开始到中旬

5、产卵完成。一般产卵3-4次,一头雌蛾可产卵250-400余粒。卵集中成堆或单层排列,多产于老龄树干表皮裂缝或凹陷地方,位置在树干3米以下1米20以上。卵虫孵化很不整齐,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处,1小时后开始上树取食,幼虫3龄前喜群集,4-5龄时开始逐渐分散,5-7龄时单独活动,一般都在白天取食。一天中,以10:00-14:取食量最大。4、虫情调查4.1 发生与防治指标划分标准4.1.1 林分危害程度划分标准(以核桃为例)表1     林分危害程度划分标准危害等级轻中重被害级123被害株率5-10%10-20%20%以上注

6、:被害株率(%)=有虫株数/调查株数×100%4.1.2林木危害程度危害程度表2林木危害程度划分标准发生程度被害级轻(+)中(++)重(+++)叶片被食率(%)5-10%10-20%20%以上虫口密度(头/株、核桃)20-5050-8080以上虫口密度(头/株、其它)5-2020-4040以上注:幼虫虫口密度(头/株)=总虫口数/调查株数4.1.3危害面积统计标准核桃片林被害株率1%以上即为发生面积;被害株率5—10%为轻度发生面积;被害株率10—20%为中度发生面积;被害株率20%以上为重度发生面积。实际造成轻度危

7、害的称为受灾面积;20实际造成中度危害的称为成灾面积;实际造成重度危害的称为严重成灾面积。4.2一般虫情调查4.2.1 调查内容:银杏大蚕蛾发生地点、范围、危害程度、为害树种、被害株率、虫龄虫态、虫口密度。采取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详查的方法。4.2.2 踏查4.2.2.1目的踏查的目的是掌握发生范围、发生情况(包括轻、中、重发生范围)、为害树种,发生范围具体到乡(镇)、林场及其他管理单位。4.2.2.2方法踏查以道路、渠道、山脊小路、山沟小路、片林小班、村社为单位进行,按踏查目的确定发生地段、发生范围及为害树种、危害程度

8、。踏查时间以4月初—5月上旬为宜。踏查时调查掌握银杏大蚕蛾的分布情况,并按林分危害程度划分标准区划出发生面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严重成灾面积。将结果填入附表1。4.2.2.3 标准地调查:目的是掌握虫口密度。线路踏查后,根据区划的危害面积分别抽取标准地5—10块,片林标准地大小为1亩,四旁树200株为一个标准地,核桃树(桂果树)10-15株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