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

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

ID:29955847

大小:2.1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5

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_第1页
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_第2页
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_第3页
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_第4页
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畴县2013年生态公益林林区公路施工设计西畴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五日12一、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区位于西畴县境内的生态公益林区,主要分布在莲花塘、兴街、董马、鸡街等乡镇。建设林区公路11段,全长20.07公里。二、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林区公路路面设计规范》LYJ131-92。本项目全线采用林区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20km/h;路基宽度3.5m。参见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技术指标表一1建设里程km20.072地形山区3公路等级林区三级公路4设计时速km/h20二1路基宽度m42行车道宽度m3.5三1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62最大纵坡%103最短坡长m204坚曲线

2、极限最小半径m60三、项目布局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西畴县境内,地处红河水系山区,风蚀岩溶地貌,沿线有山林、村庄,土壤肥沃,林业发展较为完善。2.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路线区属于山地林区,地形地貌变化大,地层分布良好。12(2)地质构造该地区地质构造单一,稳定性较好。(3)工程地质评价路线区地形起伏,地貌地层简单,土质变化不大,以石灰壤、黄壤为主,母质岩为石灰岩、页岩。物理力学性质相差不大,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3、路线(1)路线布设原则根据建设区特点,考虑沿线的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林区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在路线布设过程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2)路线走向应符合西畴县林区

3、公路和防火通道总体规划,并考虑沿线林业经济发展要求,结合林区布局、交通现状、路网结构,合理布设路线。(3)路线属于原区,路段布线时应力求路线短捷、顺直,缩短建设和营运里程。(4)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标准,注重线形的连续性、均衡性、行车舒适性,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舒适、流畅的运营空间。同时,注意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5)尽量少占耕地、林地。4.路线布设林区公路建设全长20.07公里,其中:莲花塘乡小锡板村民委老讯村民小组段0.87公里;莲花塘乡莲花塘村民委大洞村民小组段2.6公里;香12坪山林场老胖箐林区1.2公里;兴街镇安乐村民委安乐村民小组段1.93公里;董马乡芹菜塘村民委黄柏湾

4、村民小组段0.9公里;董马乡么铺子村民委龙高村小组段1.3公里;董马乡董马村民委铁贯厂村小组段1.5公里;董马乡锅地塘村民委冯家寨村小组5公里;董马乡通心坡村民委桃子平村小组1.2公里;鸡街乡鸡街村民委土魁段2.05公里;鸡街乡大寨村民委博嗨村小组段1.52公里。设计速度为20km/h的林区三级公路标准,路段路基宽度采用4m,其中行车道宽度3.5m,排水沟0.5mX0.3m。路线布设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物条件,合理利用平纵面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各种工程因素,确定路线线位。四.技术设计路线平面设计注重与沿线地形、地物相协调。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满足路基宽度,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的最小填土

5、高度,纵坡变化不宜过于频繁,平纵曲线的配合及与地形相协调等因素进行设计。力求纵断面线形连续平顺,平、纵配合协调,有利于排水和满足视觉要求。(一)路基1.设计依据路基设计主要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林区公路路面设计规范》LYJ131-92,以及外业调查资料和有关规程、规范等进行设计。2.路基横断面(1)路基横断面12本项目设计速度20km/h时,路基宽度采用4m,行车道宽,3.5m的砂石路。(2)路基设计高及路拱横坡本项目路段路基设计标高的位置为路基中心线标高,行车道、硬路肩横坡采用5%,土路肩横坡采用8%。(3)路基超高及加宽根据《标准》相

6、关要求,本项目的平曲线半径小于30m的设置了1%的超高。(4)路基边坡设计路段路基以挖方为主,填方路段地表砂土为主,路堤边坡,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气候条件、边坡高度及基底的工程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边坡坡率采用1:1.5。挖方边坡根据土质、岩石风化程度、地下水发育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土质边坡采用1:0.6。(5)公路用地范围路段路线中心线左右各1.75m范围以内为公路用地范围。3.路基防护工程由于建设区路基填土高度均较小,无必要浆砌防护,边坡采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植草、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4.路基路面排水避免行车道路面范围内出现积水,路面表面排水采用分散排水措施,即降雨径流通过路面和路

7、肩的纵、横合成坡度向路基两侧分散漫流。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时,横向排流的表面水汇集于边沟内;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堤时,路面表面水以横向漫流形式向路堤坡面分散排放。12当路线经过农田等地段时,填方坡脚下设纵向排水沟。排水沟采用0.5m×0.3m的梯形横断面,沟身不加固。(二)路面1.设计依据路面设计在综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基础上,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和指导性意见进行。2.路面设计采用砂石按嵌挤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