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底基层首件工程总结

路面底基层首件工程总结

ID:29965757

大小:9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路面底基层首件工程总结_第1页
路面底基层首件工程总结_第2页
路面底基层首件工程总结_第3页
路面底基层首件工程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路面底基层首件工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皋市王石线(新S334-红旗路)改造工程B标K6+020—K6+220路面底基层首件工程总结南通市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如皋市王石线(新S334-红旗路)改造工程驻地监理组二O一一年十月K6+020~K6+220段路面底基层监理总结路面底基层三灰土试验段选在K6+020~K6+220右半幅,其填筑长度200米,平均宽度12.5米,平均压实厚度20cm,试验段土源为2#取土坑、石灰为江苏宜兴三级以上石灰,水泥采用江苏磊达P.O42.5级普通缓凝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产地为南通华锦。施工时间为2011年10月17日~

2、2011年10月19日。一、施工准备检查1、检查施工机械数量、性能,满足施工需求。2、对已完成的96区进行验收,包括高程、宽度、压实度、弯沉、中线偏位等技术指标,检验结果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3、石灰在使用前7~10天内充分消解,试验结果为Ⅲ级以上的钙质石灰,符合设计要求。4、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缓凝硅酸盐水泥,通过试验确定三天胶砂强度不小于18MPA,水泥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不大于9小时。5、粉煤灰通过试验确定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大于20%,表面积宜大于2500

3、cm2/g6、土源已落实,为3号取土坑,且标准击实试验已审批。7、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督促施工队事先在取土坑备土,防止过湿土上路。2、督促施工队打格布粉煤灰,并由现场监理检查其布设厚度,合格后进行第一次拌和,拌和过程中检测含水量和拌和深度,拌至路基表面,侵入路基表面2-4mm,以便更好结合,无素土夹层。随时检查拌和的均匀性,无花白条带,土块打碎均匀,最大颗粒小于15mm。进行第一次整平,稳压。3、在已粗平的土上打格子卸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拌和结束后,试验监理对混合料灰剂量进行了检测,检

4、测4个点,分别为6.1、5.8、6.0、6.2,符合要求。检查该段含水量,分别为17.1、16.5、16.0,略大于最佳含水量2~3个百分点,合格后进行第二次整平,稳压。4、打格子布水泥,经现场监理确认用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第三次拌和。5、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18J振动压路机稳压。6、整平,控制高程用水准仪跟踪测量。用平地机进行粗平,粗平完后用挖坑法测量各点厚度并记录,计算混合料松铺厚度。松铺系数为1.3。7、精平,18J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次测出各点高程;平地机按给出的高程精平一遍至符合要求。8

5、、碾压成型,压路机碾压组合方式:为保证压路机组合、配套最合理,达到压实度标准且压实遍数最少,项目部拟对200米首件工程试验段以100米为单位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碾压配套方式进行碾压,确定相应碾压方式;拟对18T振动压路机静压第一遍开始进行压实度检测,直到达到压实度标准为止,根据施工碾压遍数、和费用进行对比,从而选择采用最优的施工方案。具体组合方式如下:组合方式压路机种类碾压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km/h)1振动压路机静压12.0振动压路机低频率、小振幅12.0三轮静力压路机(18~21t)静压31.5徐工20T

6、胶轮压路机静压12.02振动压路机静压12.0振动压路机强振22.0三轮静力压路机(18~21t)静压21.5徐工20T胶轮压路机收光12.0三、成型验收1、高程测量16点,合格16点,合格率100%;横坡8点,合格8点,合格率100%;宽度8点,合格8点,合格率100%;压实度4点,合格4点,合格率100%;2、督促施工队对成型路段及时进行洒水保湿养生。碾压完毕后即进入养生期,封闭交通,洒水养生,薄膜覆盖,保持底基层湿润并确保无浸泡,养生期间注意检查表面含水量情况,若过干则须补洒水,防止三灰土表面开裂。现

7、场监理每天要检查养生情况。四、总结与建议(一)试验总结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压路机碾压组合方式确定为第2种;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松铺系数);确定压实标准密度;确实了每天合理作业段长度;确定了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指挥方式。(二)建议与要求1、严格控制粉煤灰、石灰、水泥的标准用量,按设计要求准确控制。2、上土、布粉煤灰及石灰时要求打格,从而确保每层厚度及灰剂量的均匀性。3、加强对上水泥之前的含水量控制,略大于最佳含水量2~3个百分点

8、。符合要求后才能上水泥。4、加强对路拌深度的控制,杜绝素土夹层现象。5、加强对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控制,不应超过3-4小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6、加强对施工接缝的处理,项目部应加强协调,前一段拌和后留5M不碾压(不掺水泥),后段施工时,将前段留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纵向接缝顺直,搭接要充分,并交错。在与一侧纵间接缝时,应挖除原有已松散的水泥稳定土,直到用铲铲不动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