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

ID:30074160

大小:65.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引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的殿堂《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改写的一篇课文。《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草船借箭》一课以“借”为主线,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内容前呼后应,课文的结构严谨精妙,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本故事重点刻画的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特点,因此,在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作者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的手法,把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我想以本课的教学为例,浅谈一点古典历史小说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2、一、以故事叙事结构为依托,感悟主要人物形象为主线,体会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感受叙事结构的精妙,布局谋篇的魅力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小说的故事情节往往是由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构成,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草船借箭》一文作为古典历史小说中的一个故事,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叙事结构严谨精妙。因此,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准备、经过和结果,理清故事叙述的脉络,为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做准备。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主要人物特点的基础上,以故事叙事结构为依托,以感悟人物形象为主

3、线,继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故事,深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情节的精妙。教师是这样提出的:“刚才我们按照草船借箭的起因、准备、经过、结果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了段。接下来,就让我们按照故事的叙述顺序,一步一步地走进精彩的草船借箭故事中,去深刻地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那鲜活的人物形象吧!”起因部分:抓住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初步感知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周瑜的暗藏杀机。“看到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不由得为诸葛亮的命运担心,心里捏了一把汗;准备部分:看到诸葛亮计划周密、考虑周全,谋划巧妙,学生由先前的担心、怀疑变成恍然大悟、赞叹不已;最后

4、在草船借箭的经过和结果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发展到了高潮,学生情感体验也跟随着故事情节的高潮而达到高潮,最后变成了惊叹、佩服。同时,教师利用《三国演义》章回体的形式,为每一部分设计一个标题:“周瑜设计害孔明,孔明立下军令状”;“诸葛孔明巧谋划,万事俱备等箭来”;“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这样,学生在深刻感悟人物形象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故事叙事结构的精妙,体会到了本文在布局谋篇上的魅力。具体流程是:整体感知,了解故事内容——梳理分段,抓住主要人物特点——逐层深入,感悟人物形象,体验故事情节二、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刻画方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

5、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不会是单一的。既可以正面描写,又可侧面烘托;既可进行语言、行动等直接描写,也可通过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达到同样的目的。古典名著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塑造了一批流传至今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了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许多人物因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而家喻户晓。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1、探讨交流式。开始,学生通过自学总结出文中诸葛亮、周瑜和鲁肃三个人物的特点,然后抓住一个人的特点再去深究文本,深刻体会,最后集体交流,重点

6、感悟主要人物诸葛亮的特点。具体流程是:初读课文,总结文中所有人物特点——深究文本,探究其中一个人物的特点——集体交流,在交流中重点指导感悟主要人物的特点。2、重点感悟式。抓住文章主要人物重点感悟。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梳理清楚故事脉络的基础上,提出:“《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重点人物——诸葛亮。然后以诸葛亮这个重点人物形象的感悟为主线,依托故事的叙事结构,层层深入,深刻体会,在逐步丰满人物形象的同时,了解反衬烘托的刻画手法。具体流程是:初读感知,抓住重点人物——深究文本,感悟重

7、点人物的形象三、教材文本与经典原著对接,感受经典语言的魅力,激发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学习,教材文本中的故事往往或是经过改写,破坏了经典原著的原汁原味,或是节选一部分内容,缺少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影响了学习经典名著的效果,这就需要进行教材文本与经典原著的有效对接。课前对接:在学习《草船借箭》前,教师专门拿出一两节课的时间,把草船借箭的前一个故事的原文读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自己读,既让学生了解了故事的背景,有了一个故事情节的整体感知,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这种半文半白的语言特色,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课中对接:在引导学生感悟江面上雾很大时,教师

8、引用了原文中描写大雾的语句“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