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美容笔记》word版

《针灸美容笔记》word版

ID:30382356

大小:145.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9

《针灸美容笔记》word版_第1页
《针灸美容笔记》word版_第2页
《针灸美容笔记》word版_第3页
《针灸美容笔记》word版_第4页
《针灸美容笔记》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美容笔记》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0-10穴位名定位主治神门在三角窝内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1/3交界处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失眠多梦、烦躁、炎症三焦在口、内分泌、皮质下和肺穴之间便秘、浮肿肺在心穴的上下周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心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心血管系统疾病口在耳甲腔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口眼歪斜脾在左耳肝穴的下部分(在右耳为肝穴)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肝胃穴的后方肝炎、眼病大肠耳轮脚上方内1/3处痢疾、腹泻、便秘胃在耳轮角消失处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饥点外鼻在耳屏外侧面的中央鼻炎、鼻疖丘脑对耳轮内侧线中线下端单纯性肥胖、嗜睡、水肿、内分泌紊乱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底部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便秘

2、点在三角窝内近下缘处,当对耳轮下脚中段上缘坐骨神经穴上方便秘肾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正上方在耳甲庭内,对耳轮上下分叉处下方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哮喘、遗尿症、月经不调、遗精早泻脑点在对耳屏的上缘,脑干穴和平喘连线的中点遗尿、崩漏腹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处在对耳轮上部,腰骶椎前侧耳腔缘腹腔疾病、消化系统和妇科病饥点在外鼻与肾上腺穴连线的中点处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泻泄肾上腺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食道炎、食道痉挛、癔症等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臀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相应部位的病变交感在对耳轮

3、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肠胃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渴点在外鼻与屏尖连线中点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饮、消渴兴奋在对耳屏尖到内侧底部为中线的下端靠近肺区嗜睡症、肥胖症、夜尿症、性功能低下直肠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同水平便秘、腹泻、脱肛、痔疮大肠在耳甲艇内耳轮脚上方前部腹泻、便秘、咳嗽、痔疮屏间皮质下在耳屏的内侧面失眠多梦、炎症、疼痛性疾病10-101、耳穴处方1)三焦、肺、口、脾、内分泌、饥点2)肺、脾、肾、三焦、内分泌3)口、食道、脾、胃、饥点、内分泌4)饥点、神门、脑点5)三焦、肺、内分泌、脾、饥点等穴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肥胖6)肝、脾、肾、肺

4、、胃、饥点、内分泌、皮质下主治:脾、肾阳虚型肥胖7)胃、肺、饥点主治:各种类型肥胖2、耳穴多以内分泌、神门、脾为主穴,如有气喘多汗加肺穴,心慌心悸加心穴,易饥多食加胃穴,下肢浮肿加三焦穴,便秘加大肠穴,小便不利加尿道穴。3、辨证取穴1)胃热内盛型:胃、口、渴点2)肺脾气虚型:肺、脾3)肠燥便结型:大肠、直肠4)肝胆亢盛型:肝、胆、神门辨证分型1、胃热内盛型体针:曲池⊥、合谷⊥、内庭⊥、上巨虚Ι、天枢Ι耳针:胃、口、渴点(埋针)2、肺脾气虚型体针:太渊Ι、太白、肺俞、脾俞Ι、水分Ι、阴陵泉Ι、三阴交Ι耳针:肺、脾(埋针)3、肠燥便结型体针:支沟、照海、天枢Ι、上巨虚Ι、足三里

5、Ι耳针:大肠、直肠(埋针)4、肝胆亢盛型体针:曲池⊥、合谷⊥、三阴交、太冲⊥、风池Ι、足临泣Ι耳针:肝(胆)、神门(埋针)5、营养过剩型体针:曲池、合谷Ι、水分、上巨虚Ι、三阴交、内庭6、月经不调体针:曲池Ι、合谷Ι、关元Ι、血海Ι、三阴交等穴7、梁丘、公孙均刺双侧,每次针1穴,用泻法交替使用8、调理冲任:主治冲任失调型肥胖取穴:支沟、中诸(平补、平泻)关元、带脉、血海、三阴交、太溪(补法)9、去脂减肥:主治单纯性腹部肥胖者取穴:天枢、大横、气海、关元、三阴交、血海、心俞、肾俞、大肠俞、百会快刺不留针,每周1~2次,10次为1疗程10-1010、1)胃热湿阻:梁丘、公孙2)

6、痰湿内盛:天枢、大横、阳陵泉3)脾肺气虚:列缺、太渊、太白4)心脾两虚:神门、隐白5)脾肾两虚:肾俞、三阴交6)水饮内停:水分、阴陵泉7)易饥疲乏:足三里、内庭8)月经不调:血海、中极9)产后肥胖:曲泉(耳穴屏间)常用针灸穴位:梁丘、公孙、内关等11、食欲亢进易饥饿者,应首选胃经体态虚胖动则气喘,可选肺脾二经腕腹满闷肢体沉重,应选三焦经体穴梁丘、公孙、曲池、髀关、梁门、归来、上巨虚、丰隆、内庭、三阴交、阳陵泉、干枢、支沟、足三里、肾俞、曲泉、地机、血海、水分、内关、天枢、关元、列缺、四满、腹结1)肠燥便秘者:干枢、支沟2)自动发胖者:足三里、肾俞、三阴交3)月经不调者:地机

7、、血海4)下肢浮肿:水分5)气滞湿阻、脾失健运者:水分、内关、天枢、关元、丰隆(平补平泻)、三阴交(补法)、列缺(补法)6)胃强脾弱:湿热内蕴者取曲池、支沟、四满、三阴交(以上平补平泻)内庭、腹结(以上用泻法)医学美容:1、中医美容:中药(循经治疗)、针灸、气功、按摩2、整形美容中医八纲: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症候),前面为冷,后面为热临床表现:寒症:表色苍白,四肢形寒,肢冷,舌质淡,舌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热症:面红目赤,急噪易怒,舌苔黄,舌尖红,大便干,小便黄脏腑学说:心、肝、脾、肺、肾藏——脏:小肠、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