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

ID:30543970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_第1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_第2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_第3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_第4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2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现实中的地理知识,凸显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有浓厚

2、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学习。才能学得好。地理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程度的加深,地理教学愈加显得重要。地理学科本身是具有趣味性的,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属于直接兴趣。教师应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地理知识生活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等因素,通过引入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数理知识,组织学生参观展览、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来介绍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黄土高原”的内容时,笔者利用多媒

3、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自己在陕北旅行时拍摄的录像。在录像中,学生发现了许多“新鲜事”5。他们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纷纷提出问题:“为什么黄土地上沟壑纵横?”“农民为什么要在头上扎一条羊肚毛巾?”“那里的民歌为什么这么高亢?”“羊肉泡馍是用什么做成的?”笔者一边解答这些问题,一边教学黄土高原的形成、地表形态、气候特征、河流分布、民俗民风等内容。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又如,笔者经常在课堂上组织知识抢答竞赛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我国邻国国名、我国各省区的省会名称、我国的主要河流分布等内容时

4、,笔者组织了知识抢答竞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开展素质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教材以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为基点,结合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求,强调了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地理教师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教学不能全搬教材,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教材。  例如,教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内容,教材中只用几句话介绍了“一江两市”5的名称。笔者所执教的学校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学生非常想了

5、解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想更深入地了解它在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变迁。为此,笔者以学生看得见的城市变化为切入点,补充相关的教材中没有提及的地方素材。在自然环境方面,向学生介绍:南宁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南宁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及其成因;南宁具有典型的大石山区的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南宁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南宁是全国第一大甘蔗产地;南宁被称为中国绿城。在人文环境方面,让学生了解:南宁地处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民族间的大团结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独特的“三月三”歌圩文化成就了“大地飞歌”民歌

6、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陆空交通使南宁成为东盟国际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城市。这样教学,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全新的认识,增加了学生的自豪感,很好地完成了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思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重视课堂的导语设计,应通过适当的课堂导人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学“亚洲”的内容时,笔者先播放歌曲《亚洲雄风》,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以情

7、激趣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科学、灵活地选择课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课、多媒体课、绘填地图课、练习课、实践活动课等。在一堂课的不同教学环节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持续的新鲜感,增强地理学习的吸引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5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在初中地理教

8、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组织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亲历地理现象,感受地理变化,了解地理规律,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深奥的地理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