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

“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

ID:3054580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_第1页
“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_第2页
“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_第3页
“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_第4页
“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  摘要:“隐性教育”的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计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它具有教育目的的隐蔽性、主体参与的互动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主体感受的愉悦性、教育意义的多维性等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文章认为应从教育主体、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打造一批富有实效的、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活动。  关键词:“隐性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60-02  一、“隐性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隐性教育”是“火速关注”活动

2、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P.Jackson)在其著作《教育生活》中首次提出了“隐性教育”的概念,称之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此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顾名思义,“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有学者认为它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5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3、、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因此,教育目的的隐蔽性、主体参与的互动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主体感受的愉悦性、教育意义的多维性也成为“隐性教育”的基本特征[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运用“隐性教育”的理念,把握“隐性教育”的特征,不断实践探索,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主体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多为教师,在传统师道尊严的观念下,教师就是权威,他所传授的都是不容置疑的。通过这种方式,也许能确保学生全盘接受教育内容而不会产生质疑,但长此以往,却让学生丧失了自我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  2.教育形式方面

4、:教师讲授还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采用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单向性的说服教育,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通过集体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道德理想和社会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消极、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参与和互动,极易产生反感和不可信心理。  3.教育内容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为理论教育,内容多是社会规范、理想信念的传授,和社会现实、学生日常生活结合不紧,易流于教条,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它还是一种真空式的教育,多倾向于传递正面信息、树立正面形象、歌颂正面人物,对于一些不良现象和价值观则往往选择过滤掉。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传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速度加快,这种封闭的、脱离现实的教育已经

5、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5  4.教育目的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传授理想信念、社会规范,让学生接受并遵守它。学生最后所记住的多是一些空洞的条条框框,当真正面对现实矛盾时还是会不知所措。如果我们成功地把规范信念灌输给了学生,他们仍然不知道明辨是非善恶,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三、“隐性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  1.教育主体创新:“隐性教育”注重教育目的的隐蔽性和主体参与的互动性,主张通过非正式教育的方式对学生加以熏陶。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我们应摒弃传统师道尊严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朋辈教育活动的开发,将学生视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使他

6、们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并立足自身需要,开拓知识面,接受教育,并通过同龄人间的互动,达到自省自励的效果,真正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统一。  2.教育形式创新:在“隐性教育”中,教育方法应是多样性的,主体的感受应该是愉悦的,因此在活动的设计方面应该注重娱乐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娱乐中有所体悟,有所收获。①观看影像资料: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观看影像资料,除了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纪录片之外,还可以开展时事教育。如指定以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主要负责人,全体学生为参与者和组织者,收集近期的国际国内时事要闻、社会热点,以PPT、视频等形式呈现事件的具体经过、社会各界的反应和观点,引发同学进

7、行思考、讨论甚至辩论,从而达到激浊扬清、开阔眼界、培养理性思维的效果。②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动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用所学知识奉献社会,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开展座谈会。还可以组织爱心义卖、义演,开展宣传活动等。总之,应整合社会、家庭、学校教育资源,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无私奉献的品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③开展竞赛活动:结合教育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