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ID:30546354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31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_第1页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_第2页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_第3页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_第4页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摘要:简?奥斯丁和福克纳都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文学思想在社会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两位作家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其中绝大部分均为悲情女性形象,这与作家所处的社会现实状况及作者的经历紧密相关。从关注女性角度,对不同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原因进行探究,对于更好地解读经典文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简?奥斯丁威廉?福克纳悲情女性形象  简?奥斯丁是英国十八九世纪之交的著名文学家,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等作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灰姑娘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同时她还是2000年BBC组织“千年

2、作家评选”中排名仅次于莎士比亚的、前十名唯一的女性作家。奥斯丁一生共创作六部长篇小说,主要是描写“乡村三四户人家”的日常生活,并以婚姻为媒介描绘了大量女性。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实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文学“迷茫一代作家”之一,十分关注黑人解放和妇女权益保障等社会现实问题,代表作有《喧哗与骚动》等,并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奥斯丁和福克纳都是近当代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虽然他们属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作品都十分关注女性,并塑造了大量的悲情女性形象。下面笔者对两位作家关注女性、塑造悲情女性形象进行探讨。  一、塑造悲情女性形象――研讨

3、两位作家作品的重要视角8  奥斯丁和福克纳对女性相当关注,奥斯丁在她的六部作品中以婚姻为链条,给读者描绘了金钱社会的本质,并寄托着对女性不平等社会地位的思考。福克纳通过塑造形象各异、耐人寻味的妇女形象,描绘了当时南方社会传统的男权意识及清教思想对女性的迫害。  奥斯丁作品中所描绘的女性绝大部分来自于“小巧舒适的,古老的英国式世外桃源”①的乡间富裕人家。这些女性将婚姻的目标定为结婚,结婚则是为获取财产,并盲目追求虚伪的金钱婚姻。关于奥斯丁笔下的女性,赫士列特曾这样评述:“表现给你看的是一种因袭而虚伪的目的,而不是真实的人性。”②这在《傲慢与

4、偏见》中也有反映:“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把他看做是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③这种财产第一、婚姻第二的黄金模式在作品其他很多地方也有描述,如《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在舞会上露面的时候,立刻成为全场淑女竞相争宠的对象,这是因为“大家纷纷传说他每年有一万镑的收入”④,包括曾经对达西有误解和偏见拒绝达西求婚的伊丽莎白,在参观豪华大宅后表示做一位达西夫人倒也不错。奥斯丁通

5、过描述当时社会父权社会,女性缺乏安全感,毫无独立性,对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罗红卫曾就《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角进行评述:“书中更具有女性意识的应是贝内特太太,借她的嘴奥斯丁谴责了社会对女性的各种不平等,发泄了心中的愤怒。”⑤傅俊认为奥斯丁观察女性所独具的视角,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洞察力,能对某些社会弊端进行入木三分的无情揭露和尖锐批评”⑥。8  福克纳作品中对女性的描写较多,他通过一系列悲情女性形象的塑造揭露南方传统父权意识和清教意识对女性的迫害,控诉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所描述的凯蒂就是他所塑造的女性典型代表

6、。由于《喧哗与骚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使人物的塑造一度不为人所关注,并且对凯蒂这一形象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甚至有人认为凯蒂是个淫妇⑦。关于凯蒂的形象,福克纳曾说:“对我来说,她是美的,深为我心所爱。这就是我这部书……要塑造的凯蒂形象。”⑧笔者认为,福克纳所塑造的凯蒂不仅是美的,还是追求自由、崇尚自主精神的,但这种追求自由、反叛旧传统的勇气并不是一贯如初的,当她怀孕的时候,还是向旧传统――南方的父权意识、清教思想所妥协,“我非得嫁人不可”。正是这种藕断丝连式的反叛意识才使其走向悲剧,正如福克纳所指出的:“《喧哗与骚动》是关于两个堕落的女人,凯蒂

7、和她的女儿的悲剧。”⑨福克纳在其他作品中也塑造了一系列的悲情女性形象,比如《我在弥留之际》中的艾迪,《夕阳》中的南希,《八月之光》中的裘安娜,《押沙龙?押沙龙!》中的洛莎小姐,《干旱的九月》中的米妮小姐,以及《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爱米丽小姐……  二、塑造悲情女性形象――“所处时代社会现实+作者个人经历”的影响  奥斯丁和福克纳之所以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悲情女性形象,是因为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及经历,其中所处的社会现实是根本。8  奥斯丁的作品可以直接理解为是社会真实情况的写照。奥斯丁处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当时女性在教

8、育、经济、就业等方面均受到限制,女性失去独立性,而中产阶级的女性又必须结婚,这就导致当时的女性为财产而结婚、为结婚而结婚。奥斯丁的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曾评论:“奥斯丁显然不是一个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