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

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

ID:30547476

大小:11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31

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_第1页
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_第2页
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_第3页
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_第4页
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注知识背后的“隐身人”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是数学知识背后的隐身人。在新课改中,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序性思考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小学生从小学会了有序性的思考方法,对解决问题就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这种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的。本人结合课题研究,借此文对“有序性”思想如何在教学中的渗透,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同行们一起磋商

2、、探讨。  【关键词】有序思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就是把某些抽象的数学思想逐渐“融进”具体的、实在的数学知识中,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感知或直觉,但还没有从理性上开始认识它们。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前台的基础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后台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真真地学会数学思考。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视角之一,课标还在关于“数学思考”的目标中提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

3、思考”。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怎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利用“有序性”思考的效果好些呢?笔者进行了一一梳理。11  1培养学生“有序性”思考能力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有序思考是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使其不遗漏又不重复的一种思维方法。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在哪天突然间就会了的。而是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的。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中,有序性思考的教学内容,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中都有渗透,几乎每个年级都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如下表)这使学生在解

4、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了这一思想方法。  以一年级的学生为例,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思考常常是无序的,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这更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的渗透,培养学生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和有序的思考。  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下的数学书上第60页中有这样一道题:下面()里可以填什么数?10+30>()、20+()<25。没做练习前,我和几个同。事进行了讨论:这道题需不需要学生写出所有的填法?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同事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写出一两种方法就已经很不错了,要他

5、们写出所有的填法有点拔高要求。应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差异,能写几种就写几种。想想也是,学生毕竟年龄小,分析能力差,处理信息能力弱,不能整体地思考问题,往往随心所欲的乱填、乱写,要求他们写出所有的答案是有些操之过急。  在做这道练习时,我还是多留了个心眼。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尝试。正如同事所言,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只写了一种方法。但学生真的只是这么想的吗?在讨论交流10+30>()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说出了很多的答案,结果括号里写不下了。我故意把问题抛给学生:“11怎么想,不重复,也不漏掉,能一下子

6、说出所有的答案。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陷入了沉思,马上有一个同学首先举手了:“括号里的数只要小于40就行了。”真的如此吗?我让学生讨论一下,大家兴奋地发现,果然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写,一下子写出所有的数了。完成第2题就简单了。经过思考,学生发现,20+()()、60+()<65,这次,在学生完成时,我特意强调,你能写出所有的符合要求的数字吗?经过思考、探索,大部分学生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答案。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细心地观察、积极地引导和训练,一年级的学生也会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张开有序思考的翅膀。在开放练

7、习中,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发现了规律,提升了思维的层次。只要我们能做个有心人,能持之以恒,学生就能逐步形成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进而达到《课标》要求,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等各方面形成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探究中渗透“有序性”思想,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习惯  逻辑思维能力应该从小抓起,通过各个教育环节,潜移默化地、循序渐进地、不间断地进行。首先要从培养学生潜在的有序性思考入手,经过发展潜创造力,培养良好的创造情境动机,然后转变为现实创造力,实现了对

8、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有序性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用创造学理论指导教学,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人格特征的培养。11  例如:北师大版五上《旅游费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计算这样一道题:某小学四年级155人去秋游,大客车40个座位,车费1000元;面包车25个座位,车费650元,有哪些租车方案?哪种方案最省钱?结果在全班汇报时发现,学生的思考都是无序的,想到一种方案就算一种,出现了重复和遗漏。生1:我有两种方案。第一种全租大客车4辆,共4000元,第二种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