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

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

ID:3054936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_第1页
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_第2页
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_第3页
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_第4页
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略谈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149-01  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创设一定教学情景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中学语文教学新课导入进行探讨,与广大同仁交流学习。  一、新课导入的重要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

2、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要真正由过去的接受者,变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者,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每节课的“导入”设计是关键。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潜心研究导入的方法和效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特别重视的问题。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忍弃去。”5语文课的导入也理应如此。著名的语

3、文教育家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先声夺人和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它要求教师据教学和学生之实际,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其情,引其思。  二、新课导入设计的原则  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称之为导入技能。可是,教师如

4、何才能抓住这一契机,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新颖的“导入”,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认为:  “新”是关键。有新才受学生欢迎,才让学生注意,才让学生接受。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创新,只有教师的方法创新,才有学生的创新。有“新”才能吸引学生,犹如“再好的佳肴,连续吃上几顿也会让人难受,口味大减,甚至反感。”这就要求“导入”形式一定要新,不能千篇一律。  “精”是本质。导入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它只起引导和激趣的作用。这就要求“导入”的内容上一定要精练,不能繁杂冗长。  “奇”是吸引力。好奇是少年儿童的最为明显的心理特征。“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

5、的学习兴趣,出其不意,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  “巧”是要求。教师的“导入”5要有悬念,要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热情地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三、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  新课的导入设计,从形式上看,主要是五种方法。一是以讲导入,或讲述,或讲解,或讲演,或讲析;二是以读导入,比如吟诗诵词,朗读背诵,教师范读,学生默读;三是以议导入,提问设疑便是;四是以练导入,一般是先做一道小型习题;五是以看导入,观察一幅图画或图表、一件模型或实物。从内容上看,则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导之以情,创设情境,演染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二是导之以趣,打比方,引故实,说笑话,讲故

6、事,设悬念,撩拨学生兴趣;三是导之以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审题释义,寻章摘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交代主题和写作特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吸引学生攀登新的知识高峰;四是导之以智,通过提问、质疑、讲述、描摹、比较、探索等种种手段,引起联想,激发想象,启迪思维,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智力活动引向热点;五是导之以能,朗读、复述、正音、辨字、分析、练习,从训练能力入手导入新课。  1.肢体语言暗示法  肢体语言暗示法,即以自身形象的外在变化反映课文的题目和内容,以此导入新课。心理学家认为,不断变化或突然变化的事物,最能引起注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

7、这样自然引出话题,使学生在惊奇、悬念中很容易进入求知状态,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直观教具”导入法5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  3.“音乐感染”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  4.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