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古鉴(清)史玉涵

德育古鉴(清)史玉涵

ID:30556452

大小:1.86 MB

页数:127页

时间:2018-12-31

德育古鉴(清)史玉涵_第1页
德育古鉴(清)史玉涵_第2页
德育古鉴(清)史玉涵_第3页
德育古鉴(清)史玉涵_第4页
德育古鉴(清)史玉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古鉴(清)史玉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育古鉴清·史洁珵(玉涵)辑原序清康熙.史洁珵功过格之书,其来尚已。周濂溪先生云:‘正初学入德之门。’邵尧夫先生云:‘可以扶经翼传。’杨龟山先生云:‘指点善恶,历历醒人,读之如闻清夜钟。’朱晦翁先生云:‘四书为理,此格为条,初学不可一日不置案头。’盖古之君子,未有不从绳趋矩步,日积月累,而克底于有成者也。乃近世悠悠,瞀焉罔觉,甚者非笑而诋毁焉。或则半信而半疑焉;或亦心识其然,因循而废阁;或又始奋而终怠焉。嗟乎!斯学之弃置于天下也久矣!为是者有本有原,不明其理、不信其事之过也。夫理,幽而难知也;事,显而易见也。考之往古,

2、而有其事焉。其事可传,其理可传也。采之近今,而亦有其事焉。其事不诬,其理诚不可诬也。就其不诬而可传者,以为不诬,而不必尽传之。概以与吾党共信而明之,则余功过案之辑,所以不病其琐,而又不虞其漏也。说在乎陈眉公之序世史矣!其言曰:‘史者,古今之大帐簿也。’夫作善作恶,小德小过,总之皆上帐簿之人也。二部童子,日游夜游,并世所称台彭司命,皆记帐簿之人也。上而天帝,下而阎罗,算帐簿之人也。阳报阴报,降殃降祥,结帐簿之时也。而予则间录其帐簿所传一二宗,以为天下后世一称述者也。戒之戒之!鬼神在上,本心难欺。入圣入禽,无非在我。为善纵

3、未必得福,世无可不为之善;为恶纵未必得祸,世无可为之恶。而况为善则必得福,而可有不为之善;为恶则必得祸,而可有或为之恶耶!凡我人斯,庶共勉之。康熙九年二月宜兴史洁珵题于贻谷堂附纪先大父手辑《感应类钞》,载阅寒暑。书成,缮写三巨册,躬形弗怠。年五十,始得嗣。又八年,书稿克付剞劂,基月而产先子。后犹及见两子成立,弗替诗书。先子尝称是编为吾家积庆之验,所以训诫不肖。崧辈惟恭承大父志是亟。崧不逮事大父,然遗言往行,闻诸庭塾之训甚详。缅怀大父蚤弃诸生服,偕先哲硕儒游。循习复七良规,静中有善无恶。是编诸所纂辑,悉本斯志,从事其间而

4、获禔福者,弥复不浅,今亦何能殚述。自雍正癸卯,友人吴中杰绍良氏忽有感验,为补镌立命说,请复印行是编。厥后崧家与同善诸子所印行,不下万本。比因王君瑄、汪君庭槐等愿益广其传,公捐资费,延客续印;且将囊百千部以行诸远。崧窃喜大父乐善之志,久而益著;而王君、汪君暨诸相好之同善集庆,尤为无量也。爰略书颠末。至大父与先子昆弟,两世之文学行谊,则已见吾师储画山太史所著之息庵道人传。又瞿君时夏尝并撰澹园、礼存两先生家传,兹弗复赘云。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十一月朔旦孙男崧峻升字昭百拜谨识旧序清光绪.聂缉规《感应类钞》一书,宜兴史玉涵先生所辑

5、也。其书以‘功过格’为之纲;叙述往事,为‘功过案’以为之目。为类十有二,为条二百九十有六,间以己意评骘之,终之以净意、立命、改过、积善诸论说。盖将以发明天人感召之理,示天下以善恶之分途。其心则释迦普度众生之心,其道即宣圣有教无类之道。其旨微而显,其事信而征。其语取平易而近人,其理合劝惩而并用。固宜其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历百世而不易矣;何至于今日,而其不绝者乃如线耶?盖果报之说,向为儒者所不谈。近世发明科学,由理想而进实验,穷极技巧,至于不可思议,一切吉凶死生鬼神之说,胥不足挂通人齿颊。有语及者,闻之率揜耳走,以为

6、非迂即诞。论者方幸为民智既开,致太平有日;而孰知世道人心,实已堕坏于冥冥之中,岌岌焉不可以终日。有心人所为急起直追,不得不于举世波靡之余,系千钧于一发。此余所以有重刊是书之举也。夫余亦岂乐为此迂诞之言哉?良以福善祸淫,尚书之古义;优胜劣败,天演之公言。人非至愚,固无不喜福而虑祸、好胜而恶败也。顾喜之者未必得福,而或以之贾祸;好之者不必皆胜,甚且因而致败。此岂其求之有未至哉?则以未得求之之道耳!夫有求之之道而不知求之者,下也;率其求之之道以为求者,中也;心无所求,而自然中乎求之之道,卒不啻如其求以偿之者,上也。上焉者,有

7、是书可也,无是书亦可也。下焉者,虽有是书而若无焉。其诸其为中人者,不可无是书乎!世界大矣!民生众矣!圣贤仙佛,既旷世不一觏;元恶大憝,亦戾气之所特钟。凡夫圜颅方趾,负气含生,类皆具可圣可狂之质,居近朱近墨之间。诱而进之,可以胥天下而为善人;放而纵之,亦可以胥天下而为恶人。夫至于胥天下而为恶人,则虽有至坚之械舰,至巧之工作,亦岂可一日立于天地之间?吾恐人类将由此而灭绝,而岂仅种族强弱云尔哉?宜兴史先生之辑是书也,成于康熙九年。其时鼎革未久,海宇骚然不靖。其蠢顽者,方将啸聚山泽,乘间窃发,饱锋镝,膏原野,以为得志;而豪杰功

8、名之士,亦惟以勘定祸乱、辅佐太平,夸耀其勋绩。谁复留意于是书者?而先生独不避迂诞之诮,孳孳汲汲而为之,以行于当时,垂于后世。其所以有补于世道人心者,功岂在禹下哉?以今之时,视国初之盛,固知其不逮;而世局之日变而日新,愈趣而愈下,其存亡绝续之几,更间不容发。吾为此惧,吾益不得不体先生之意,而广是书之传。先生有言:‘借富贵福泽以使人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