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助解 用图纠偏

以图助解 用图纠偏

ID:30560826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以图助解 用图纠偏_第1页
以图助解 用图纠偏_第2页
以图助解 用图纠偏_第3页
以图助解 用图纠偏_第4页
以图助解 用图纠偏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图助解 用图纠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图助解用图纠偏  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我们努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有些时候却总感觉到说不清道不明。而数学老师在课上经常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于是笔者受到启发:为什么我们的阅读理解中不可以用图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呢?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83%的人主要是通过视觉学习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提高效率。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图式这一教学策略,实践证明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助解纠偏,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  一、图式助解,理清线索  “线索在手,举重若轻。”(清代惠栋《九曜斋笔记》)  线索,指事情可循的端绪、路径,或贯穿于整

2、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在写作中,通常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线索。抓住了文章的线索,也就大致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图式来理清文章线索会更加方便简洁,如《詹天佑》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课文的线索是: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5设计线路,学生用线状图将课文思路与内容整理得一目了然,这比传统的分段归纳段意的方式更直观。又如课文《爱之链》,内容并不是特别深奥难懂,描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

3、乔依的事。学生做了“环状图”的设计。    这个图式既很好地概括了课文内容,同时又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当然,由于课文内容的不同,表达形式也不同,理出的线索图会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学生开启智慧。  二、图式助解,明晰中心  文章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常常藏在文章的题目、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中心句、重点段落、主要事件中。这些学生一看就了然于心了,但当中心蕴藏于文章的细节中时学生就不易察觉了。  细节描写是为表现文章中心服务的,认真体会文章的细节描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大有帮助。如小学语文第七册的阅读训练课文《珍珠鸟》,该文是根据作

4、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以及在“我”的细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课文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珍珠鸟雏儿的外形及活动中,抓住小鸟的活动细节,体会它的心理变化,了解它与“我”日益亲近、逐步信赖“我”的过程。为突破这个教学重难点,我们就借用到了简笔画图式。  5  课文的第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学习这一段时,主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阅读、想象、品味、感悟语言文字。教师先让学生找出反映小珍珠鸟活动地点变化的词:“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书架”“灯绳”“小桌子”“杯子”“笔尖”“手指”。用图式让学生直观

5、地感受到小鸟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胆子越来越大,与“我”越来越亲近,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个空间图。  关于古诗中的一些细节理解,也同样可以利用图式。如在《小儿垂钓》这首诗中,“路人借问要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里的“招手”是什么意思,是拒绝问路,还是让人到近前告知,通过看图就能发现,孩子是“招手”,不是“摆手”,意思是“来来来,凑近些,让我小声告诉你”。通过图正确地理解了意思,这个小孩子的形象也就越发可爱了。  关注细节、解读细节,就是关注作品真正的生命。崭新的生命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感受,提供不竭的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直观的图式是很好的帮助理解的辅助性工具。  三、图式助

6、解,纠正偏差  偏差是一个现代词汇,这里指阅读理解中过分或者不及的差错。  用图式纠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重点是体会草原的淳朴与秀美,感受老舍先生用词的精妙。如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空旷与舒畅;那“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的鲜活;那“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的热情与奔放。上课了,老师先向孩子们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草原图片,然后问:“同学们,你们都在课前搜集过资料,今天,看完了这些图片,你对草原的印象是怎样的呢?”很多人想说,老师点了一个孩子。他说:“5我感觉草原很大,很舒服,很自由。”“说得好!确实,草原有自由的天空,是一个十分令人向往的地方。”……可

7、说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时,学生却愣住了,把什么比作“彩虹”,学生都知道是“迎接的人群”,追问“为什么比作彩虹”,学生只停留在迎接的人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七色彩虹,就再不能深刻体会老舍先生用词的精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个弧形暗指小丘,学生马上就领会出人们越过小丘的瞬间成弧状,老舍先生的这个比喻多么精妙,穿着各色衣裳越过小丘的迎接人群与彩虹这两个事物不仅色似,而且形似。  《夜晚的实验》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叙事性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