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真爱,润物无声

怀揣真爱,润物无声

ID:30563637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怀揣真爱,润物无声_第1页
怀揣真爱,润物无声_第2页
怀揣真爱,润物无声_第3页
怀揣真爱,润物无声_第4页
怀揣真爱,润物无声_第5页
资源描述:

《怀揣真爱,润物无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怀揣真爱,润物无声  摘要:班主任怎样才能让“真爱”的清泉淌进学生的心田呢?那就是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站在学生角度的“爱”才是“真爱”。班主任只有将自己对学生的“真爱”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学生才可能与之进行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教育才可能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成功之花。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角度遵循规律同理心因材施教  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树人的艺术。这就注定了“爱”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师立身行事的动机和出发点。可工作中一个个“好恩得不到好报”的实例,常常让我们教师倍感无奈甚至困惑迷茫。究其

2、原因乃是因为我们常本着为学生好的原则,却无意间站在自己的角度办事,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伤了学生的心甚至让学生的心窗紧闭。“爱”必须以被爱一方的切身感受为唯一评判标准。无论爱得多么刻骨铭心,如果被爱者丝毫没有感觉到“爱”,那就不是“真爱”,只能是矫情。  班主任怎样才能让“真爱”的清泉淌进学生的心田呢?那就是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站在学生角度的“爱”才是“真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里的“相互”一词用得好,班主任只有将自己对学生的“真爱”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3、,学生才可能与之进行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教育才可能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成功之花。  一、遵循规律即是“真爱”5  认识学生成长的规律,教育学生时遵循规律办事即是“真爱”,因为遵循规律就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古代先贤孟子有《攘鸡》一文,给我启示很深。文中说有一偷鸡贼,“日偷其邻一鸡”,在别人苦口婆心的劝告后,也想痛改前非,但表示一下子不偷鸡很困难,从即日起减少到一个月偷一只,到来年就可以彻底改恶从善不再偷鸡了。这个偷鸡贼常被人们当做一个不诚心改正错误的道德欺骗者来嘲笑和批判,他改正错误的“递减法”也为人所不齿。殊不知这

4、恰恰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做法,是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提高,这就是教育规律。坏习惯也是养成的,是时间长期积淀的结果,一蹴而就地改正谈何容易,允许学生改正不良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真爱”。曾几何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口号在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但凡教师没有不满腹狐疑的,愤愤不平的“无辜受害者”也不乏其人。2012年有幸赴江苏洋思中学考察,方知从前我们大都望文生义曲解其初衷。此“好”原来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专针对进步而言,是指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这自然是不难办

5、到的事情。  正是因为懂得了上述规律,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才有了宽容,才有了学生成长的耐心,并且也不止一次地运用“递减法”5教育学生改正缺点。我班有一聪明男生,一上课就瞌睡,据家长介绍从幼儿园开始就这样,对学习的影响可想而知。他自己也深知危害很大,很想改正,但由来已久积重难返,很是缺乏信心。我没有强令他立即彻底改正,而是要他先尽量每天有一节课不打瞌睡,如果哪一天做到了,就在家校联系本上给自己画一个笑脸并向我报喜。尽管第一周他只画了两个笑脸,但我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他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就这样,他打瞌睡的频率逐渐减少,

6、改正错误的信心逐渐增强,半学期后就基本上改变了上课打瞌睡的坏习惯。  二、具备同理心,传递“真爱”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这句至理名言告诫教师必须具备同理心――亦称共感、共情,是一种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体察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品质。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学生的行为。一位心理学家为了了解婴儿为什么总在人多的场合哭,就蹲下来从婴儿的位置来看世界,他发现婴儿没有办法看到别人的脸,只能看到大家的腿。有谁能置身于一片莫名的“汗毛腿森林”而不心生恐惧的呢?何况一个

7、小小的婴儿。这个有趣的试验给了我一些启示:在琐碎而又繁忙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一边渴望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一边却在指责学生不听自己的话。这师生间存在的交流困难,难道不是我们总以成人理性冷静而自我的眼光去看待还是孩子的学生造成的吗?  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是每个学生的心愿。我深深地知道班主任拥有一颗同理心,就能将“真爱”5传递到学生的心灵。我也因此分享了学生与我多次促膝谈心的幸福时光,那是一种被信任的成就感。班里有一个帅帅的高个子男生,把我当朋友经常主动找我谈心,他是一个渴望上进但自控力较差、常下决心但缺乏坚持的

8、孩子,家长对他期望过高,常提出大大超出他实际水平的成绩目标,让他屡经挫折得不到应有的肯定而倍感压力巨大。我很同情他的境遇并理解他的苦衷,多次与其家长沟通,给他定了符合实际的目标并鼓励他坚持实现,一旦目标实现我就亲自电话请家长及时表扬他。结果他真的一次次地进步了。在一次周记中他这样深情地写道:“您理解我胜过我的父母,您关心我的不仅是成绩,更是我的心灵。是您温暖的微笑和真诚的理解一次次给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