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

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

ID:30570588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_第1页
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_第2页
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_第3页
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主动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动机  我们教师在备课上课时要处处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尽可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

2、节,教师精心设计开头,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还可以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吃过月饼吗?  生:吃过。  师:老师这儿有5块月饼,请两个同学上来,再请一个同学把这些月饼分给这两个同学。  每人分得两块。  师:刚才这个同学是怎么分的?4  生:平均分的。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还剩一个没有办法分。  师:有哪位同学有办法?  生:一人半个。  师:那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半个”吗?  学生一下子没办法回答,这样形成了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了学

3、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了学习的动机,学生急于想知道如何表示“半个”数,注意力达到高度的集中。  二、注重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常会通过摆学具、说算理、想结果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使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概念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们很快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来梯形的高。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水到渠成

4、地推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学生通过拼摆、观察、思考、总结,积极参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我探寻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会更牢固。4  三、突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时,我经常会让学生“自由发挥”――由2~4名不同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互帮互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研究讨论下面的问题:(1)

5、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长方体有几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想想可以怎样分?分几组?(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刻展开激烈的讨论。  四、精选习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内化知识  为了提高练习的效率,可以用题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练习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的知识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内化。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1~93页)时,设计练习如下:  1.铺垫性习题。  先口头提出问题,再解答: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2)小芳每

6、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3)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他们每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巩固性习题。  教材第92页第1、2、3题。4  3.拓展性习题。  (1)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开往武汉,甲船每小时行17千米,乙船每小时行19千米。经过25小时,两船相距多少千米?  (2)小华和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小华向东走,每分钟走60米;小丽向西走,每分钟走55米。经过3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  (3)小星和小明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相向出发,往返于两端之间。小星每分钟走65米,小明每分钟走70米,经过5分钟后,两人相遇。这座桥长

7、多少米?  设计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可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积极参与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尊心,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因素,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