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四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ID:3059916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四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_第1页
“四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_第2页
“四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_第3页
“四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注重”培养数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数感是人对数的一种感悟,是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数感的建立,不会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的。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注重结合生活,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采撷生活实例,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理解数的意义及其数量关系,培养数感。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数》的教学,我巧妙地

2、利用学校课间操操场上学生人数这一资源,引导学生猜一猜“今天操场上有多少位学生?”通过猜数的活动,置学生于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魅力。在学生通过“数豆子”活动初步建立万以内数的认识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世界,结合身边的实际说出相应的不同数量。如“一张报纸,估估看,一面有多少个字?”“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20米)?东方明珠塔有多高(468米)?它大约有几幢教学楼高?珠穆朗玛峰有多高(8844米)?它大约有几幢教学楼高?”这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注重动手实践,积累数感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感的表述为感悟,

3、“感”4是外界刺激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它含有原始的、经验性的成分,“悟”是主体自身的,是通过大脑思维而产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创设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在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及数量关系等,在“做数学”中积累数感经验。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我以11根小棒作为研究材料,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这些小棒怎样摆放才能让别人很快地看出是11根”进行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①1根1根地摆;②2根2根地摆;③5根5根地摆;④一边10根一捆,另一边2根等四种摆法。我们知道,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把1

4、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也是一个十的支柱。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摆出了各种方法,对哪种方法更优越,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而出示四个画面(13根小棒),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10根为一捆地摆,四幅画面均以2秒钟的时间出现,然后马上消失。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而感到无奈时,10根为一捆的摆法却带给学生惊喜,异口同声地说出13根。这样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体验感悟了“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和思维

5、,积累了学生的数感经验。  三、注重估算,发展数感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4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把关注点从数的具体意义的理解及数运算法则的掌握、运算技能的训练上,适当地转移到对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数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为题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去估算,感受数的大小或运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促进学生对数的感觉,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在学生通过比一比、量一量、找一找初步建

6、立了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具体实物进行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这根铅笔大约有多长?实际测量一下有多长?相差多少?”“这块黑板的长大约有多长?实际测量一下有多长?相差多少?”让学生运用刚建立的相对粗浅的数感去感知、体验。先估后数,进行对比,使得学生进一步修正对长度单位的感觉,形成相对清晰的数感,这样在不断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四、注重解决问题,丰富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其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对数的直觉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世界,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丰富数感。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除法》的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乘除计算法则后,教

7、师出示这样的一道实际问题:小明妈妈到文具店买了5枝铅笔、7枝圆珠笔、8本笔记本和4个文具盒。每枝铅笔0.4元,每枝圆珠笔1.2元。妈妈给售货员40元,找回0.9元,对吗?题目刚一出来,学生就纷纷拿起笔来计算。一会儿,有的学生就提出这道题不能做的,没有告诉笔记本和文具盒的单价。这时,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合作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4想一想: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已有的数感,很快地发现铅笔的单价0.4元,圆珠笔的单价是1.2元,它们的价钱都是4的倍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