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ID:30608015

大小:10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_第1页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_第2页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_第3页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_第4页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共性:不论是教师讲授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预设的,学生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学习,而不能够提出有效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成了制约提高科学探究学习水平的瓶颈。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科学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物理学习活动,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6  学生的提问能力差,原因究竟在哪?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阻碍问题提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及教师两个层面。学生的问题有:学习兴趣不高,表现不积极,对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熟视无睹,学生现有的知识面窄,学生观察能力差,不能从问题情境中找出问题。教师的问题有:教师过于忠实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没有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教师不相信学生能

3、提出有值得研究的问题,忽视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因业务素质低,害怕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不敢让学生提问,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解决他提出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  物理教学应该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实行素质教育,培养能力的今天,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和一言堂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到该彻底改革的时候了。现在应该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加大力度,应交给学生一把主动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古人云:授人一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一

4、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教给学生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发散思维、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而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是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的重要标志。  只要老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处处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摆正心态,

5、为学生创造出提出问题的情境,传授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同时对学生的行为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提问的能力将会逐步提高,通过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要创设问题情境就必须提出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现象,比如:在进行“浮力”6教学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做铁块能沉入水中而同样的铁盒却能漂在水面上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质疑:你对此现象有哪些疑问?学生可能会提出:铁块和铁盒的形状不同?如果用的

6、铁的质量非常大,那么铁盒还能不能漂浮在现有的水中?新课程理念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提倡开放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余地,比如:“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现象提出猜想,学生可能提出“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等因素,有了明确的问题,就有了探究的方向,当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之后,可提示各个小组相互提问,比如:怎样显示浮力?探究中使用了什么方法?在新课小结之后,可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浮力,有还有哪些问题?

7、  2.多种途径,给出提问的方法  物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物理现象、概念、公式、定律、定理;有科学探究与实验;有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有科技前沿与学科渗透;有物理学史;还有至今未解之迷。以上内容都为学生提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问。比如,在讲解完某个公式之后,可引导学生对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适用条件、变形后的应用等进行提问。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只要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总有令人深6思的问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学生面临升

8、学考试时,解题能力仍很重要,而解题能力的提升与提问能力有密切关系。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经常归纳以下重要问题:(1)已知什么,求什么?(2)二者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如何建立关系?(3)关键语句的含义?(4)可从哪些角度去解题?(5)我能解决部分问题吗?(6)能检验结果吗?(7)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在教学中,经常按这些问题向学生发问,学生将逐渐学会按这些问题进行自问自答,解题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新课程的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