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ID:30621444

大小:19.7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1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_第1页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_第2页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_第3页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_第4页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摘要】从病名起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禁忌与预后等方面综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治疗;综述Abstract:ThearticlemakesareviewonthestatusquoofTCMtreatingchronicheartfailurefromsuchaspectsasnameorigin,reasonsandmechanism,treatment

2、basedondifferentiation,contraindicationandprognosis.Keywords:chronicheartfailure;TCM;differentiationofsigns;treatment;review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喘证”、“水饮”等范畴,病症复杂,其病名最早出现在宋朝赵佶敕的《圣济总录》中:“心力衰竭则健忘,心热则多汗,不足……惊悸恍惚,少颜色”,而对“心衰”相关的描述,则最早见于《内经》:“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  1病因病机心阳气虚是导致心衰发生的直接原因,

3、气(阳)、血、水病变构成了心衰病理实质的内涵,气(阳)虚→血瘀→水停的演变则是其病变规律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中以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1]。病理属性而言,心衰以心为本,他脏为标,心衰病位在心,却不局限于心。水湿、瘀血于肺,则肺气不降,不能平卧,呼吸短促。心病及肾,水不化气,气滞而为水肿。脾为统血之脏,火不生土,则

4、脾失运化而腹胀、纳呆、呕恶等。肝藏血,若心病及肝,肝失疏泄之机,血结于内则肝脏肿大。  2辨证论治.1益气养阴由于阴阳互损,心衰时可见阴阳两虚之证“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故心衰时常用益气养阴法,其代表方为生脉散、参麦注射液,常用人参、麦冬、黄芪等[2]。高血压、冠心病所致左心功能不全多有气阴两虚之证此类患者常用此法。针对致心衰的根本原因——心气虚衰,治以扶正补气,用人参益气祛瘀[4],麦冬“补心气之不足”,“养受损之心体”。杨文明等[5]发现参麦注射液在治疗心力衰竭中能明显降低平均心功能级数,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指标。周金荣运用补气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136例

5、,总有效率为%,提示补气、养心之法对中老年卧床的心脏疾病效果较佳。.2活血化瘀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心衰时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失调,而见心血瘀阻的病理变化,常用活血化瘀法,血瘀轻症用养血活血药,病久用活血软坚药如丹参、红花等。曹雪滨[6]通过建立不同动物模型,以不同角度的系统实验研究证实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功效的心复康口服液对各种心力衰竭及心肌损伤模型

6、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杨雪英[7]发现丹参可升高血浆CGRP、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丹参红花可降低血浆和心肌局部AngⅡ;复方黄芪丹参注射液能降低血浆ANP。袁少先[8]运用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34例,治疗驵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张志忠等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组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同时治疗组显效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3利水消肿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

7、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心衰时心脾肾阳气亏虚,肺气宣降失常,瘀血化水等致水湿内生,故临床常用利水消肿法,且常与其他治法合用。主要有温阳利水、活血利水、泻肺利水。翟理黄[9]强调“湿邪”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认为“祛湿”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辨证佐以温阳、化瘀等。王均宁等[10]研究发现真武汤能改善心肾功能,利水消肿效果显著。龙新生,熊曼琪等[11]真武汤方中加水蛭、虻虫后实验研究发现能降低模型兔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减少氧自由基产生。郑军[12]运用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