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

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

ID:30696630

大小:18.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2

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_第1页
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_第2页
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_第3页
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_第4页
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豫剧中各行当的唱腔特点  摘要:中国豫剧深深地烙印下了中原文化,因此豫剧具有浓郁的河南特色,不论是流布于黄河两岸、中原周边、大江南北、祖国边陲、宝岛台湾,这一共性甚是鲜明。豫剧,这朵梨园奇葩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同时,各行当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从演唱方法和发声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了豫剧的生

2、、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唱腔艺术,以及各行当有代表性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的用声特点和发声方法。  关键词:生行;旦行;净行;丑行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XX)-18-0137-01  豫剧的行当早期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即是:大红脸(须生)、二红脸(马上红脸)、边生(二补生)、小生;四旦即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彩旦、老旦:四花脸即是:黑头(净)、大花脸(净)、二花脸(净)、三花脸(丑)。豫剧的生、旦、净、丑各角色行当在演唱技巧上各有特色,

3、用不同的音色和韵味表现了各类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一、生行唱腔  大红脸和二红脸都属于须生,其发声方法大致是以真声为主的“大本嗓”唱法或以假声为主的“二本嗓”唱法。豫西调演员王二顺就是用大本嗓的发声方法发挥了他嗓音洪亮,音域宽广的特点。豫西调的须生在唱

4、法上大多采用大腔大韵,吐字清晰。还有足带有“夹本音”的大本腔,即是以真声为主结合运用假声的发声方法。另外,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独创了以假声为主的二本腔和介于真假声之间的“夹板音”相结合的唱法。豫东调的红脸演员特别注重甩腔,经常在唱段当中的一句或分句的尾音上急剧下降,带一种“夯”音,俗称“带大锣”,有时一个音一口气能拖很长时间,起到华彩的作用。有“豫东红脸王”之称的演员刘忠河的甩腔苍劲有力、高亢激越。  豫剧现当代戏当中男小生也有用大本嗓演唱的了,只是在唱腔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小生扮演的都是青年男性,相貌清秀、英

5、俊,所以在发声上用假声较多,音色尖、细,音区较高,声音柔和。在吐字上讲究字清板稳,行腔刚柔并济。传统豫东调的小生在尾音拖腔的时候常带细微、轻盈的小弯儿作装饰处理,甩腔的时候常带昂扬的虚声作衬音,这是小生与众不同的风格。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二、旦行唱腔  豫剧旦行的青衣、小旦、

6、彩旦、老旦在发声方法上几乎无明显区别,只是在演唱的气质上有所不同。整体上来说旦行的用声方法较为丰富,发声技巧也很讲究。传统的旦行演员从演唱上来讲分四种:一种是用二本嗓,用假声,音色较柔细,仅在高音区演唱。用这种方法的大多是女演员:第二种是大本嗓与二本嗓结合的混合运用发声。即是真声和假声混在一起用,以大本嗓起唱,二本嗓拖音,换声区有明显的痕迹。传统的男旦角演员多用此方法,俗称“阴阳嗓”,其音色较粗犷;第三种是以大本嗓为主的发声方法,多用真声,一般在中低音区演唱,音色较宽厚;还有一种是带夹本音的大本嗓与二本嗓的混

7、合运用,在传统的旦角演员里面这种方法运用的比较普遍。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在豫剧旦角的现代戏唱腔中很多演员都采用了真假声结合的唱法,依然保持豫剧旦角特有的风格特点的同时,使共鸣腔体的调节更灵活,更有利于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旦角在行腔中大多演员运用的是“胸腹式”呼吸,在气息的运用上也

8、很复杂,常用的有沉气、提气、弹气、托气、推气、偷气等等。帅旦演员马金风在《穆桂英挂帅》中的一句“打一杆帅字旗飘飘荡荡竖在了空”,起音“打”字就用沉气表现了一个高亢的甩腔,“帅字旗”三个字则有所控制的用一个小腔轻轻带过,以此突出了个“打”字,勾画了一个帅旗挥舞、三军雀跃的火爆场面。“提气”多用在表现急迫、哀求、激动的情绪,一般在唱段当中的一句或一个字用到,不像沉气要贯穿始终。“弹气”和“提气”是不可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