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夹板基础知识

石膏夹板基础知识

ID:30854072

大小:10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4

石膏夹板基础知识_第1页
石膏夹板基础知识_第2页
石膏夹板基础知识_第3页
石膏夹板基础知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石膏夹板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膏固定技术石膏技术的作用使包扎的肢体得到较长时间的固定;使肢体保持某一特别位置,制止患部肌肉的不必要收缩和活动;保持肢体间的特别位置,例如交腿皮瓣;靠坚固的石可支持面减轻或消除身体患病部位的负重;保护患部,避免再度受到外伤;封闭伤口,减少混合感染的机会;利用石膏与肢体表面成型作看力点,以作患部的牵引或伸展;石膏技术的适应证骨折的固定;关节脱位经复位后的固定;骨和关节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固定;骨、关节和肌腱等作矫形手术后的固定;肢体软组织急性炎症(如蜂窝组织炎等)的固定;肢体巨人创伤,尤其是战伤的固定;

2、关节扭伤的固定;四肢II度或III度烧伤的治疗;关节挛缩或神经麻痹示的治疗;成形手术后(如血管缝合、皮瓣移植后等)须作肢体间特殊位置的固定;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如小儿马蹄内翻足、脊柱侧弯等)的矫正治疗;制造肢体的石膏模型,以便复制肢体的支具或支持物;石膏技术的禁忌证全身情况恶劣,作巨大的石膏包扎会引起住命体征危象者;患部伤口有厌氧性感染的可疑者;怀孕的妇女绕胸腹部包扎;呼吸或循坏系统和肾功能不全者的躯干包扎;石膏绷带的种类石膏托将石膏绷帘来回折叠弘12层的条状,放到肢体的一侧,用纱布绷带包扎,使Z成

3、型而达到固定目的;石膏床妪干部的石膏托习惯上称石膏床,乂分前、后石膏床;石膏管型以石膏托为基础,再用石膏绷带缠绕呈管状;冇衬热石膏在肢体上先用棉纸或其他衬垫物作螺旋形包扎1-3层,然后再包扎成石膏管型;无衬垫石膏只在石膏型的边缘部和骨的突起部用棉纸作薄层的环形包扎或衬垫,而其他部分和皮肤直接密贴所包的石膏型;石膏包扎技术术前皮肤准备:清洁皮肤;伤口清创包扎;骨突位置保护;石膏准备:厚度:上肢一般是12・14层,下肢14-16层;宽度:包围肢体周径2/3为宜;衬垫、绷带;注意事项肢体位置:关节功能位肩

4、关节:外展75-90°、前屈15-30°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屈15-30°、尺偏10°競关节:外展15°、屈曲15°、无旋转膝关节:伸直或屈曲5-10°踝关节:背屈90°中立拇指:对掌位前臂:中立位浸泡石膏平放入水,待无气泡后以手握住其两端,将水挤出,勿绞扭;浸泡温度越高,硬化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石膏绷带要平整,勿扭转,以防形成皱褶;管型石膏绷带松紧度要合适;躯干及特殊位置固定,注意呼吸、饮食;塑捏成型切勿用手指,以免形成I叫陷造成局部压迫;特別注意膝轮廓及足横弓、纵弓塑形;要将手指、足趾

5、露出,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感觉和活动功能等,同时有利功能锻炼;门诊病人除了交待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管型石膏签名、时间;石膏术后处理维持石膏固定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搬运时注意勿折断,否则及时修补;抬高患肢,防止肿胀;密切观察远端肢体血运、感觉、运动情况;注意石膏固定部位保暖,防止冻伤;肢体肿胀消追后,如石膏过松,应及时更换;石膏包扎并发症血液循环障碍;神经麻痹;压迫性溃疡;窗口肿胀;水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肢体畸形;化脓性皮炎;胃肠症状;坠积性肺炎;肾结石夹板固定技术适应症1四肢闭合性骨折。

6、下肢骨折因肌肉有强大的收缩力,常需耍结合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1•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面己经愈合。2•陈III性四肢骨折适合手法复位者。禁忌症1•严重的开放性骨折。2.感染或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其至有水泡出现的四肢骨折。3•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4.躯干骨折。5.固定不易稳定的骨折。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症,压迫性皮肤溃疡,夹板类型小夹板可用木板、竹片或树皮作材料,根据伤肢长度和肢体形状制成。厚变一般为3毫米,四边创光,棱角修圆,肢体面衬以毡建,外包纱套。小夹板因应用部位不同而冇不同的规格

7、和形状,操作步骤1.外敷药:骨折用手法复位后,在骨折部敷好消肿膏。敷药范围要大一些,尤其在关节附近的骨折,应包括关节远端部分肢体在内,而后用绷带松松地缠绕2—3。2.放置压力垫:将选好的压力垫,准确地放在肢体的适当部位,用胶布固定;放夹板:按各个骨折的具体要求,依次放好夹板,由助手托住加以固定。3.捆绑布带:共捆四道。先捆中间两道,后捆近、远两端。各捆两周,打活结固定。捆绑时两手用力要均匀。4.调整扎带松紧度。注意事项一、抬高伤肢。观察肢体血循环情况(颜色、感觉、肿胀等,加压訥部位冇无剧痛)。二、调

8、整布带。一般在复位固定后3—4天内,损伤部位因静脉回流受阻,肿胀加垂,夹板内压力增大,可能发住组织变性或坏死,应每天检查布带一•次,防止有过紧现象发住,大休上以保持布带能上下活动1厘米左右为宜。三、同时检查小夹板的位置冇无移动,是否影响关节活动,要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四、定期进行骨折对位情况的x线检查,如冇断端移位或压力热移动,都应随时纠正。五、及时指导伤员进行功能锻炼,充分发挥伤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使伤员口己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