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大菱鲆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ID:30867206

大小:57.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大菱鲆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大菱鲆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大菱鲆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大菱鲆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大菱鲆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菱鲆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乳山市瑞力水产品养殖场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贯彻落实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大菱鲜养殖牛产操作规程:一、水环境控制1•水质要求:使用过滤罐过滤过的地下海水过滤掉水草,大的杂质,淡水取之地表井水或地下水,养殖用水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进排水方便,排水口用通往池外的排污立管,最适水温:耐受温度范围为3~23°C,养殖适宜温度为10〜20°C,14〜19°C水温条件下生长较快,最佳养殖水温为15~18°C。;盐度:耐受盐度范围为12〜40,适宜盐度为20〜32,最适宜盐度为25〜30,均可良好生长;pH值:养殖水

2、体的pH应高于7.3,最好维持在7.6〜8.2之间。2•放苗前的准备:1、清塘消毒。对于新建的池塘,先进水浸泡,然后进行药物消毒;对老塘或鱼塘改造成的池塘先干塘曝晒20—30天,放苗前的消毒要进满水进行,用浓度为50mg/L的漂白粉浸泡2〜3天。经彻底清塘消毒后,进行放水。3、池塘盐度的处理。在放苗前广2天用食盐或淡水调整池水的盐度。以便放养的鱼苗尽快适应环境,提高养殖成活率。二、鱼苗的选择和放养1、鱼苗的选择。优质的鱼苗是提高成活率和高产的重要保证。选购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大小适宜,体色正常,背呈沙色,体表光滑,背鳍、臀鳍透明,正常无

3、畸形,没有损伤没有鱼病和寄生虫的优质鱼苗。5厘米以上的苗种,达8-10cm规格的苗种更好,这种规格的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规格太小的鱼苗直接放养成活率低。2、鱼苗的放养。放养时间以3月屮旬为宜,此时的水温基本上在10°C以上。放苗待水温在14°C以上稳定一星期后才开始放养。注意放苗时选择在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太阳直晒或时放苗。放养密度因地制宜,如果池塘条件、水质状况良好、增氧设备齐全,鱼苗的放养密度6-10cm的苗种可以按80-150尾/册,这样的密度既能获得高产,又能保证成鱼的出塘规格。三、饲养管理1、水质管理。水质好坏直接影响

4、鱼的生长和成活率。在养殖过程中,水质的调节主要以调节换水量来控制。养成水深一般控制在40〜60厘米,日换水量保持在5-10个循环/天,并耍根据养殖密度及供水情况综合考虑,水温20°C时原则上要加大换水量,当水温长期处于22°C以上时或高温天气每天开启增氧机增氧,且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大菱鲜发生高温反应导致充血死亡。另外,每隔10~20天施用一次光合细菌、清水素或EM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能有效地分解池内有机物,保持水质良好,PH值控制在7.3—8.2,溶氧保证在4mg/l以上。2、饲料品质:大菱鲜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相对较

5、少。饲料中所含蛋白质除了构成血体蛋白以外还要作为能源消耗,如果投喂的碳水化合物太多,大菱解无法消化而成病态。养殖过程中既要保证鱼吃饱、吃好,又要兼顾环境和降低饲料系数。首先要保证饲料优质新鲜,饵料是来口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其次是控制调整好投饲量。在养殖生产中根据实际摄食情况和水质、温度而定,做到少量多次,鱼体重100g以前每日投饵次数6—4次,体重150g以后每日投饵次数3-2次。在水温低于12°C或高丁•22°C时鱼摄食不良时,可适当减少投饵次数及投饵量甚至停饵,日投饵量,前期掌握鱼体重的6%。具体投饵量根据鱼摄食情况来确定,原则上

6、是不能有残饵。在投饵时应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摄食量变化,若发现摄食不良应及时找出原因,注意分析水质的问题及鱼病的苗头。3、日常管理1•巡塘检查:坚持每口早中晩巡塘检查。检查各种设施是否有损坏,观察池塘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水色、鱼摄食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水质的调节:主要以调节换水量来控制。养成水深一般控制在40〜60厘米,日换水量保持在5-10个循环/天,并要根据养殖密度及供水情况综合考虑,水温20°C时原则上要加大换水量,当水温长期处于22°C以上时,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大菱鲜发生高温反应导致充血死亡。每次投饵完毕,要拨掉排污管,

7、迅速降低水门,并使池水快速旋转,彻底改良池内水质,带走池底大量的污物和残饵。同时要清洗池壁及充气管、气石上粘着的污物。另外,要及时捞出死鱼,集中埋掉或用火焚烧。水桶、捞网等用消毒剂杀毒3.生长测定:每15天测定1次,前期以测定体长为主,屮拆期釆用抽样,测定体重,统计投饵量和成活率,换算饲料转化率,综合分析养成效果。四、病害防治。1•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病”的方针。从养殖开始就做好清塘消毒,定期进行水体消毒。2.所有渔药包裹消毒剂,一律实行处方制,然后正确诊断,找出病原,对症下药,科学、合理地施用渔药。渔药的使用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定执行药

8、品统一管理,使用者凭处方领药和用药。3.放苗一个月后消毒一次,以后每隔15一20天消毒一次。运用光合细菌、芽抱杆菌等有益微牛态制剂,降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