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第二讲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ID:30896681

大小:7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4

第二讲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_第1页
第二讲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_第2页
第二讲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_第3页
第二讲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_第4页
第二讲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研究牛角度来看,就是科学技术研究,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研究的实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么,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如何从事科学技术研究?首先,我们要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然后再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系列方法或技巧。一、什么是科学技术研究(科技创新)?所谓科学技术研究•简称科研,又称科技创新,是指做前人或他人未做过的或未做完的理论、技术研究课题,或他人虽已做完的但对世人保密的理论、技术研究课题。f专利回避f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宏观机制科学技术研究的宏观

2、机制,即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宏观机制,是从科学技术研究自身内部结构方面所揭示出其发生发展有内在的规律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构成: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科学技术研究的劳动者科学实践科学技术研究的中介工具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1、科研的对象:科学认识和改造的客体科研对象是科研主体进行科学认识和改造活动的客体,是那些对主体对象性活动具有现实意义而被纳入其结构中并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事物。包括:物质与精神天然(可观测而不能直接干预)人工(可直接干预和改造)对象等等类型1、科研的对象:科学认识和改造的客体(1)、性质首先它具

3、有客观性。此乃其最本质的属性,也是科学认识具有客观性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具有主体性特征。因主体与客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而使科研对象既具有客观的属性,同时又被赋予了主体性的品格。此外,它还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即它是i个不断变化发展、动态开放的体系。(2)、认识论地位与作用科研对象的认识论地位指其在科学认识系统中与主体、中介工具等其他要素相互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这具体反映在:它既是科学认识发牛的前提,又是科学认识的结果,同时还是主体认识能力的表征。其认识论作用表现为:对象的发现导致新的科学概念的产生;对象的扩

4、展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提出假说及其向理论转化与新旧理论的更替);对象的发展促进新学科的出现,等等。2、科研劳动者:科学认识和改造的主体无论是作为历史的、现实的,还是潜在的认识成果或知识系统,尽管科研劳动者与科研中介工具、科研对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相互作用,但它支配和控制后二者。因而科研劳动者是科学技术研究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也是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首要的问题(1)、什么是科研劳动者?O科研劳动者或科学认识和改造的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以科学仪器和科学方法为工具,以探索和运用自然界物质

5、运动、变化的规律为基本任务的脑力劳动者。其基本特征为:其一,它属于劳动者范畴并是其特定部分之一。其二,因科学劳动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而使其隶属于脑力劳动者范畴。注意:脑科研劳动者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又是一个现实的和发展变化的范畴。因而分类标准不同其类型表现也不相同。根据其所研究物质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等;依其研究手段和方法又可分为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者;依据科研与生产联系的紧密度,则可以分为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工作者等类型。力劳动者要想成为科研劳动者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科学实

6、践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二是科学家与哲学家的分化。(2)、科研劳动者的类型科研劳动者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又是一个现实的和发展变化的范畴。因而分类标准不同其类型表现也不相同。根据其所研究物质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等;依其研究手段和方法又可分为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者;依据科研与生产联系的紧密度,则可以分为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工作者等类型。(3)、科研劳动者的结构科研劳动者的结构,是指依据系统论观点进行考察的,构成科研劳动者系统的历史的与逻辑的、个体的与组织的及其整

7、体的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其具体包括:科研劳动者的历史与逻辑结构;共同体结构;认识主体的能力结构等。1)、历史与逻辑结构:历史与逻辑二者是紧密相关完整统一的。历史结构:表现为由个体(19世纪以前如阿基米德,欧几里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集体或组织(1871卡文迪许,1825李比希,1876爱迪生等实验室)及社会(15000多科技人员参与1942“曼哈顿”计划,耗资20亿美圆;1961“阿波罗登月”计划,20()家公司120所大学400万人参与,耗资300多亿)三个不同阶段劳动者所构

8、成的统一体。逻辑结构:指由个体、集体和社会等三个层面的科学劳动者所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的表现形式。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由前者所构成)、相互包含(前者隶属于后者,后者包含着前者)关系。该类(历史与逻辑)结构表明了认识主体自个体到社会的发展历程,既体现了主体的社会化又体现了科学综合化程度的提高,二者互为因果。(4)、科研劳动者的认识论地位作为科学认识主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