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与中药热奄包治疗联合治疗盆腔炎88例临床观察

中药灌肠治疗与中药热奄包治疗联合治疗盆腔炎88例临床观察

ID:30961525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中药灌肠治疗与中药热奄包治疗联合治疗盆腔炎88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药灌肠治疗与中药热奄包治疗联合治疗盆腔炎88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药灌肠治疗与中药热奄包治疗联合治疗盆腔炎88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灌肠治疗与中药热奄包治疗联合治疗盆腔炎88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灌肠治疗与中药热奄包治疗联合治疗盆腔炎8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4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灌肠和中药热奄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2%明显优于对照组71%,且临床疗效预后良好,不良副作用小。结论中药灌肠治疗联合热奄包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中药灌肠;中药热奄包;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

2、一,如未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继发性卵巢、输卵管等部位慢性炎症病变。该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临床特点,属于难治性疾病,探讨其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组研究釆用中药灌肠治疗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取2011年3月〜2012年4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8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2.7±3.1)岁,其中未婚女性22例,已婚66例,均有性生活史。所有患者均实施三大常规,生化检查,妇科临床检测,B超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1.2诊断标准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

3、妇产科学》与乐杰教授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妇科病诊断标准[1]。1.2.1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无全身性症状,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①不孕;②月经不调;③身体局部低热、困倦、乏力;④白带异常;⑤腰紙部或下腹部胀痛。1.2.2体征同时满足以下2种及以上阳性指征。子宫:触诊有压痛感;附件:能触及包块,有压痛感;子宫一侧或双侧增厚,有压痛。1.2.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②病原微生物检查:子宫颈管分泌物检查出现衣原体、支原体等病菌;③E超检查:盆腔包块形成,有盆腔积液,排除恶性肿瘤、卵巢囊肿、盆腔

4、淤血综合征等疾病。1.2.4研究对象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1.3方法对照组予以抗生素常规治疗:左氧氟沙星甲硝哩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灌肠和中药热奄包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3.1内服方剂茯苓、白术12g,丹参25g,赤芍、桃仁10g,小柴胡、蒲黄、元胡、木香、香附、川牛膝8g,1剂/d,文火煎制,1次/d。气血亏虚者可加阿胶、当归10g,黄柏、知母、黄苓6g,1剂/d,文火水煎,口服,2次/d。包块形成者可酌情加三莪术、三棱8g。1.3.2中药灌肠方剂组成桂香、元胡10g,荆芥、防风、野菊花、

5、蒲公英、鱼腥草、炙甘草8g,赤芍、三棱,莪术、桃仁8go将上述中药煎制成汤剂100〜150ml,汤剂温度至37°C-41°C,患者大便排尽前提下实施保留灌肠。1.3.3中药热奄包方剂组成小茴香、丹参、麻黄、乳香、没药、赤芍10g,三棱、莪术12g。将上述中药装入布纱袋,并封袋口,泡入水中湿润再蒸热后,热敷患者下腹部,1次/d,30min/次。每个中药包反复蒸热用7d为宜。1.4疗效标准根据《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2],治愈:不良症状、体征恢复正常,妇科常规检查、B超检查均正常;显效:不良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6、妇科检查、B超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不良症状、体征无改善。1.5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s)检验,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