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风传承

浅谈家风传承

ID:30970131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家风传承_第1页
浅谈家风传承_第2页
浅谈家风传承_第3页
浅谈家风传承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家风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家风传承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如《礼记》中所述,修身方可齐家,齐家才能治国,而国家安康才会平天下。齐家,就是用家风家教家训来“齐",家风之重,不言而喻。那么家风是什么?是孟母三迁为子择邻;是岳母刺字励子从戎;是曾子杀猪教子诚信……翻看历史的画卷,不乏优秀家风的典例,其中司马光先生言传身教、善于治家的故事更是被世人传颂千年。从他的几个令世人代代称颂的小故事中,可见其修身齐家治国的功力。司马光,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赐号太师温国公。他虽官拜宰相,权倾朝野,位高权重,但极恶奢靡,尚俭朴自守。他俭素立德

2、修正身。他的居所飘摇欲坠简陋至极。为避酷暑,他曾挖地丈余,砌成地下室,在此著写青史流芳的《资治通鉴》。而大臣王拱辰却建了直入云霄的豪宅,称顶层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正可谓邵康节所说“一人巢居,一人穴处!”他两袖清风济苍生。仁宗皇帝遗诏,赐予司马光等大臣一笔价值百余万的金珠。官至宰相的他,考虑的是国库银根收紧,便领衔上书请免。力请几次皇上不允,他遂将属己珠宝交谏院充作公费。做官四十余年,薄田三顷即是全部家当,薪俸常用来周济穷人。就连妻子去世,也只得典当薄田置棺埋葬,清廉至此。司马光临终床赍萧然,唯枕间有《役书》一卷,故吕

3、公著为挽词云:“漏残余一榻,曾不为黄金。”他淡泊名利,不吝身份。家有三十余载的老仆,一直称其为“秀才”,某次突然改称“大参相公”,司马光疑惑,事后得知,来府拜会的大学士苏轼,觉得不恭,就教他改称。司马光闻言,说道,“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又让家仆改回旧称。司马光不仅自己不吝身份,也严格要求家人不为世俗所染。旧语称“宰相家人七品官”。在封建社会,但凡官府之人,皆身价非同一般,即便是车夫、门子或是仆人丫鬟。如果家规不严、门风不正,往往倚权仗势,寻衅滋事,有恃无恐,横行不法,甚至贪污受贿,作奸犯科。《清仁宗睿皇帝实

4、录》中记载,和珅的大管家刘全,查抄资产竟至20余万,并有大珠及珍珠手串。若非纵令需索,何得如此丰饶!相比司马光的家仆,因主人夫妇自律守道,家道清正循礼,待之以诚,持之以礼,从不欺凌打骂,他们人人活得自在有尊严,踏实欣慰;他们个个安贫若素,无怨无悔。这岂是金钱能够买得到的?!他们也像主人一样平和敦厚,不慕奢华,不图富贵,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些不正是司马光俭素立德、自律清正、严加管教的齐家之所在吗?他严于律己,教子有方。行胜于言,温公家风的形成,得益于身教。“修齐治平”四字,司马光践履得十分到位。他倡俭恶奢,将俭素视为“大贤之深谋远虑

5、”,以俭养德并身体力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人。在身教同时,非常重视言教。《训俭示康》一文,就是司马光用以教诲后人的。文中他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教育后人要以俭素为美,切勿以奢靡为荣。在身教言教并重之下,其家族后人也均以贤德立身,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绝无“官二代”之累,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的称颂。司马光的修身立德、严于家教的故事,岂是千字短文能述其真谛?在此,唯愿釆撷一二,以表其修身齐家的可值后人传承的

6、家风家教家训。他的一生著作丰厚,影响力广大的,除彪炳千秋的《资治通鉴》夕卜,还有《家范》。《家范》广泛收集了治家有方的实例,阐述家庭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处世之道,是历代推崇学习的家教范本。司马光认为《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起着主导作用。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家族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一定会崛起、繁衍生息,直到子孙兴旺发达。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最后走向衰亡。无数历史的教训昭示我们

7、,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当下重提家训、家规、家教,意义非凡,我们的时代更需要司马光式的家风倡导者。家风、家教、家规传承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美德,这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它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有优良的家风、家教、家规才能构造健康美好的家庭基因,才能构建优秀的社会基因。每一个人代表一个姓氏家族,是一条血脉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一环。家风正,子孙兴。时代风气需要家风来引导,我们要学习司马光的家教,继承先祖遗风,把好自己这一环,同时要言传身

8、教,带动家人,从幼小的孩子抓起,将良好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俭素养德……看似微不足道、举手之劳的小事,却是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