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追问,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巧设追问,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ID:3098864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巧设追问,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_第1页
巧设追问,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_第2页
巧设追问,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_第3页
巧设追问,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_第4页
资源描述:

《巧设追问,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设追问,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性品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怎样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有效地进行课堂的追问呢?  一、在错误处追问――深化认识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如此,错误是孩子最朴实的

2、思想、最真实的经验.所以学生的错误往往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深化认识.  案例在学习小数除法时,一次,学生在练习:2.9÷0.4的余数是().  A.1B.0.1C.10D.2  大部分学生的结果选择A.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4  (1)余数比除数大,说明选择A是错误的.  (2)验算

3、:0.4×7+1≠2.9,说明选择A是错误的.  (3)验算:(2.9-1)÷7≠0.4,说明选择A是错误的.  紧接着,追问:“正确的余数是多少?”学生根据刚才的分析立即回答:“是0.1.”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是0.1而不是1呢?”学生经过讨论发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至原来10倍,所以余数也扩大至原来1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1缩小至原来的■,得0.1.”  反思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

4、.上面的例子中,教师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在障碍处追问――激活思维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不能进一步思考、解释、分析,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搭设思维跳板,开拓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  案例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一名学生汇报:“

5、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为50.7%.”师顺势追问:“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50.7个球.”教室里一片哗然.4教师笑了笑,没有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全班学生.生2马上站起来说:“怎么能有0.7个球,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又有小手高高地举起:“用四舍五入法,姚明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51个球……”学生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困惑.师又追问一句:“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有学生像悟到了什么说:“50.7%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000个球,进了507个球.”学生茅塞顿开,似乎

6、觉得解决了0.7个球的问题.教师再次追问:“刚才这名学生用了一个词‘如果’,用得非常好,大家想一想2007年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不是!”教师追问:“那么命中率50.7%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片刻的思考后,学生豁然开朗,纷纷举起了手.教师仍然叫起第一名学生.这次,这名学生充满自信地说:“命中率50.7%这个数是姚明2007年投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0.7个球……”  反思课堂教学是互动的过程.学生说出了“姚明进了50.7个球”时,正好反映了学生当前

7、的认知状态和思维方式.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没有轻易评价和随意处理,而是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去争论,把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加工成阶梯式攀升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产生自悟,最终达成共识――50.7%只表示中球的个数和投球的个数的比较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在教师的追问下,质疑和解疑自然舒缓、水乳交融,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在处追问――开拓思路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

8、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追问也是这个道理,否则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鼓励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分歧和产生的矛盾,巧妙地引导他们“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