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ID:3103229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上传者:U-9946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_第1页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_第2页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_第3页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师生之间应该像朋友一样,那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如何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为人师者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个人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如果说微笑是一缕春风,那么它会吹散郁积在心头的阴霾;如果说微笑是一抹阳光,那么它能温暖受伤苦闷的心;如果说微笑是一剂良药,那么它能增强学生自信。微笑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灿烂的笑容,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更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而且时常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对学生产生持久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微笑给我带来了好心情,它使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微笑着就是一种宽容,老师对学生微笑,极具亲和力,代表着新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些老师在学生面前整日板着面孔,无论是对了还是错了,学生总是战战兢兢,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假如换一种方式,当学生无意中犯了错误时,老师给他一个无声的微笑,他的自责心理要比老师劈头盖脸的训斥要沉重得多。4   在教学中,当你想激起学生的斗志,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不妨轻展笑容,胜过千言万语:与学生游戏时,同他们一起开心微笑;当学生需要帮助时,用微笑给他们力量;当学生克服了缺点时,用微笑作为最好的奖赏;当学生面对压力时,用微笑感染学生,让他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阳光。  二、帮助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学生总是孩子,不管他表现得如何独立,依然会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援助。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我教他们怎样把握学习的重心,舒缓环境压力;同学关系紧张了,我可以找他们说说心事,把问题解释清楚;生活费短缺了,慷慨解囊……老师关爱学生是分内之事,我从不奢求得到回报。但是学生记住了你的善良的心,他们会寻找机会回报你。我的办公桌上有时会多出一包糖果,有时是一颗巧克力,也有一朵花,一幅漫画……这些是学生对老师的关爱之心的体现。看到这些爱的礼物,我深受感动,并将这些好好地保存下来。无私地关爱、帮助学生,无形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之师,又有什么能比培养出有爱心的一代更值得欣慰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他的弟子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表明要充分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非“以成绩论英雄”4 。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是掉队的学生,越需要教师更多的爱和关心。很多时候,学生不听教师的话,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的沟通。学生是否接受教师的思想教育,往往就决定于师生之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感情。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往往都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班级中总会有桀骜不驯的学生,遇此,更加要给以尊重,否则极易破坏师生关系。曾经有位同学,上课时常迟到。有一次当场给以批评,结果他一气之下离开了。下一次,又遇到他迟到,让他解释原因却吞吞吐吐。于是说:“你有选择什么时候告诉我的权力。”下课后,他果真来说明,原来是在厕所里遇阻,难怪无法言明。这样既解决了尴尬,也告诉了他应该尊重老师。  三、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  1.用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多问:新的班级组成时应问问学生有什么打算,能不能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是否跟得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准备。巧谈: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一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消除顾虑,打开心扉。善观:老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4   2.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爱优生易,爱后进生难。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3.奖惩分明,促进疏导顺利进行。对学生除了倾注一片爱心之外,还必须时时约束他们,严格要求他们,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对于后进生特别要注意尊重、理解他们,千万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应肯定他们的长处,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克服自身缺点。而对优秀生更应该严格要求,不能让优生产生优越感。甚至瞧不起别的同学,无视老师的教育。老师应该即时发现优秀生隐蔽的缺点,给予严格而有效的教育。这样学生才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没有袒护谁,为师生心理沟通扫除了心理障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真谛。教师只要捧着一颗爱心,处处从学生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自然能培养出好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