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势

6、最后的姿势

ID:31082587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6、最后的姿势_第1页
6、最后的姿势_第2页
6、最后的姿势_第3页
6、最后的姿势_第4页
6、最后的姿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6、最后的姿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中市外国语小学语文电子备课6、最后的姿势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生死攸关”造句。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  收集汶川地震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

2、课标陈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情梗概。目标细目: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生死攸关”造句。2.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小组长检查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并给予有困难的学生读书指导,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读书达标。3.能根据课文中表示时间的短句,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并能根据段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检查生词和课文朗读情况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那些日子,我们

3、有流不尽的泪水,因为痛苦,因为悲伤,因为感动;那些日子,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发生在瓦砾之间,发生在救援途中,发生在灾区的千里之外。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最后的姿势》。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1.通过预习大家已经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复备栏扬中市外国语小学语文电子备课三、检查生词和课文朗读情况1.认读生字词谭千秋洗漱吱吱声废墟震撼深凹幽默感诠释坍塌生死攸关点名朗读,后齐读2.默写,互批,订正。▲指导“漱、释”: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比较“踏”与“塌”▲板演“凹”的笔顺:每位同学再写一遍。3.画出“废墟、坍塌、震撼、诠释、生死攸关”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4、。4.大声朗读课文,同桌抽读任意一段,互相评价。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价任务设计:完成《补充习题》板块二: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内容1.学生自学:(1)浏览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短句,根据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2)根据段意,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清楚时间、人物、事情的经过)2.交流检测:段意和主要内容的概括要强调语言简洁。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板块三:感受谭

5、千秋老师的人格魅力一、出示学历单:★★★★★课文理解: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突出谭千秋老师的英雄形象,作者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比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请分别用、和到文中划出来,并各摘抄一句,说说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千秋?结合句中的关键词谈谈自己的感受。学情分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预设:扬中市外国语小学语文电子备课正面描写:语言: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动作: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1.学生抓关键词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谭老师舍己救人,无私爱生的崇高品质,同时指导

6、学生感情朗读。2.指名朗读2至7自然段,再次感悟谭老师高尚的师德。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环境描写:谈谈环境烘托写作方法的好处。(如果把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去掉好不好?为什么?)出示:(1)天空阴沉沉的。(2)忽然,课桌……起来,地震!(3)楼房摇晃……腾空而起。(4)地动山摇……塌陷了……。(真实,更反映情况的危急,同时衬托谭老师的镇定和舍己救人的品质)侧面描写:思考:课文主要写谭老师,为什么却详尽地写了救援人员、学生、老师对谭老师的回忆呢?预设:1.救援人员的语言——“死死地护着”、“誓死护卫”充分体现出谭老师对学生的爱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爱。获救学生的语言——“飞身扑到”充分体现谭老师在危难面

7、前反应迅速,当机立断。一位老师的语言——“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充分体现出谭老师舍身救生,对学生的强烈无私的爱。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语言中饱含这怎样的感情呢?(深深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3.小结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更突出了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更表达了人们对谭老师的崇高敬意。板书:侧面烘托作业设计: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最后的姿势时间顺序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扬中市外国语小学语文电子备课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