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

ID:3114988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_第1页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_第2页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_第3页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中职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对音乐的感悟力,适应当前中职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让中职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他们的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在欣赏音乐时如何培养中职生的鉴赏能力呢?  一、欣赏音乐分三个阶段  音乐欣赏有三个阶段,即感官、情感和理智阶段。如果仅仅追求

2、旋律的优美,节奏的生动,和声的悦耳,这是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能把握调式调性,分清节奏及句法的表达,听辨出音的高低、强弱在音乐中的作用,以及和声的表现形式,感受到音乐的喜怒哀乐,这是第二阶段,即情感的欣赏;第三阶段,是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的阶段,欣赏者达到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能把握乐曲的曲式结构、乐曲的风格、创作背景和流派特点等,并带有品鉴、判断的意思,能归纳其精神内涵,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理解整首乐曲表现的思想以及乐曲中每个乐句蕴含的寓意。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儿第一次听到我国民

3、间二胡演奏家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时,他被曲作者所饱尝生活艰辛、与命运抗争,苦难一生的遭遇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曾说:“4如果我第一次听了这首乐曲,我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之所以感动的泪珠满腮,是他从这首以俄国农民歌曲为素材的作品中“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二、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及方法  欣赏教学应以真善美的音乐为内容,通过正面教育,使中职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与

4、审美意识,从中获得一定的音乐鉴赏力,增强抵御那些假恶丑音乐的免疫力。这种将他们的直觉感知和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智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较高层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过程。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仅要提供具体的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给中职生欣赏,而且还必须辅以必要的讲解和引导,带动他们的音乐联想。在课外音乐活动中,要用美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在课后,我们要和学生交知心朋友,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用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引导他们欣赏的倾向,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热爱古典音乐。同时在欣赏教学中

5、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浅出、由易到难教学  中职生音乐鉴赏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著名音乐家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4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要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级的感官欣赏向高级的理智欣赏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符合欣赏教学的规律。其次,欣赏的曲目安排应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 

6、 (二)对题材、形式、体裁归类,进行对比教学  将题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式与题裁等异同点明显,易于对比地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领会不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时还能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  1、以题材为中心设计课型。以某一题材为中心,将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器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欣赏对比教学。这种课型内容统一,能使学生从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作品欣赏中,集中体会,理解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共同的音乐与主题的。

7、  2、以演唱(奏)形式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音乐表演形式、内容、主题不同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如以“独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就可将男声、女声、童声等不同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等形式的独唱曲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除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经典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3、以作品曲式与体裁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曲式结构或乐曲体裁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以“一段体”为中心或以“进行曲”、“变奏曲”等为中心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了解曲式、体裁

8、等有关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音乐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形式美。  (三)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多启发4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中职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要培养他们对音乐表现手段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