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

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

ID:3115753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  摘要:联想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联想至关重要。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  关键词:联想;质疑;创新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学会联想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会质疑是创

2、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所以只有教学生学会质疑,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在联想中质疑呢?4  丰富灵活的联想能力是构建知识的重要成分。联想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让他们学会联想,至关重要。《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根据课文的

3、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接着,我让学生细读课文,围绕“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体会、感悟课文,思考揣摩。并引导学生先注意作者观察小虫的活动及环境,然后思考作者是怎么想象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做了适当的指导与点拨。课文中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质疑。许多学

4、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虫子“夫妻”间爱意的流露。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深情的对视中,它们互相在倾诉些什么呢?甚至有些学生提出它们不一定是“夫妻”,有可能是父女,女儿很久没见到父亲了,在意味深长的对视中,它们互相又在倾诉些什么呢?有些学生在为它们到底是夫妻还是父女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引发了一场小辩论;又如,有些学生质疑“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

5、机似的。”黑甲虫看着“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些什么?还有,课文第9自然段,“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学生质疑:“我”还会看见些什么?是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还是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4最后,学生在质疑中体会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读后会让每一个人深受感动。  因此,一方面,我让学生在联想中质疑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童心童趣。让同学们在回忆自己亲近自然、观察小虫的生活经历中引

6、起共鸣,培养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另一方面,我让学生们品读课文,在声情并茂、形神俱美的文字中感受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和那种向往大自然的童趣。在此基础上,我一方面结合课文后面的小练笔,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进行相关的练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另一方面,围绕草虫的村落,结合文中出现的小动物和村落中的“居民”,让孩子们编一个童话故事,借此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展开大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去写文章。令人惊喜的是,收上来的小练笔和童话故事都写得比平时的作业好,学困生平时一提起要写文章就头痛得不得了,不知写些什么,写的文章也不过

7、一两百字而已,但这次的写作,大部分学困生无论字数还是语句的通顺、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用词的准确都比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这样,学生在想象中学会质疑,又在质疑中掌握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明白质疑的重要性,也基本养成了质疑的习惯,但如何提高学生质疑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合理、高效的质疑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总之,让学生“善问”“好问”是我们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方法和追求的目标。学生动脑、爱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

8、展与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8.4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编辑杨兆东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