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互动 方显活力

真情互动 方显活力

ID:31168543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真情互动  方显活力_第1页
真情互动  方显活力_第2页
真情互动  方显活力_第3页
真情互动  方显活力_第4页
真情互动  方显活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情互动 方显活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真情互动方显活力  摘要: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因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缺乏生气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情感以及思维的引导作用。教师只有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情感体验以及思维的互动,语文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情感体验;语言美;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70-02  叶澜1997年在《教育研究》上撰文指出:“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呼唤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

2、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灌、抱、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在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毫无情感的课堂上,学生累,教师也累。原因何在?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重考点不重情感体验;重死记硬背不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的这种沉闷状况,使其重现生命活力呢?笔者认为需要致力于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篇课文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可学生却无动于衷,即使教师再三“启发”,举手发言者也寥寥无几。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出在教师

3、身上,教师自身没有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语言文字所创设的话语情境缺少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教师的“神”游离于文章之外,又怎么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对话,领路课文中的美好境界?如果语文课中充满了程式化、公式化的虚情假意,丧失了对话的激情和精神上的享受,那么即使达到了认知的目标,也不能称之为成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用他们全部的理智、经验和情感去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内涵。这种感悟过程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也不是单一的移情过程,而是学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组合和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提升

4、自己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课堂独特的魅力所在。当然,感悟和体验文章的内涵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是学生内心潜在情感的勃发。8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散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却很少感动,甚至无动于衷。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文离学生太远?静下来想一想,只怪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研究不够,把握不准。文艺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它既不是生活的本身,也不是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的统一。因此,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也是源于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的。体味文艺作品中的感情就应该在感悟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再去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

5、得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之所以对《我与地坛》一文反应冷淡,关键在于作品情感感悟环节的薄弱(忽视了背景资料、作者写作原由的详细分析),学生缺乏进入课文作审美沟通、情感沟通的准备,难以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就更谈不上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了。  再次讲授这篇文章时,笔者详细地给地学生讲述了史铁生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让学生明白: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史铁生却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庆幸的是史铁生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在地坛,他同自然对话,他同自己对话,倾听心灵的

6、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最终参悟了命运的玄机,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学生有了审美沟通以及情感沟通前的充分准备,再听朗读,内心的感动溢于言表,与作品、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要学生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不仅要让学生明了作者的写作动因,切身体会作者的情感,还要带领学生走进作品,再现作品的真实情景,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沟通阶段,因此,这一环节的处理是少之不得、粗之不得的。  新课标在阐述语文教育特点时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真实的情感体验是语文课堂教

7、学的根本。  二、注重教师的语言美8  注重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训练能力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这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要求,要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成为课堂情感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成败、学生学习兴趣与感情的激发、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言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训练语言基本功,研究语言艺术,把学生带进语言艺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