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属拒证权

论亲属拒证权

ID:31176814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论亲属拒证权_第1页
论亲属拒证权_第2页
论亲属拒证权_第3页
论亲属拒证权_第4页
论亲属拒证权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亲属拒证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亲属拒证权  维护伦理还是捍卫法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所激烈争论的焦点,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法律界所要面对的一个难点。如只维护伦理,势必违背了法律;如仅捍卫法律,无疑亵渎了伦理。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通过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法律等方式做了认真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在中华法系中的结晶便是"亲亲相隐",即容隐制度,也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亲属拒证权制度。  所谓亲属拒证权,是指法律规定如有人违法犯罪,其亲属在法律上依法可豁免告发、作证的义务;不检举不作证消极地不构成违法犯罪,可被免予处罚

2、;积极地一定程度上还有互相保护的权利。  一、容隐制度概述  (一)我国容隐制度概述8  容隐制度在中国古代表现为"亲亲相隐"。我国《法学词典》对"亲亲相隐"的解释是:"亦称亲属容隐,中国旧制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瞒罪行。"它是中国旧律规定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罪行不论罪或可减刑,该隐而不隐的却要处刑的原则。在古代最早产生相隐思想的是孔子,其源于孔子儒家思想中的"礼"。《论语?子路》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孟子也有类似观点,《

3、孟子?尽心上》记载了孟子与其弟子桃应的一段话,设想,"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然则舜如之如"的故事,孟子认为,舜应当"视弃天下犹弃弊出,窃负而逃"。但并不是所有的犯罪亲属之间都有义务容隐,容隐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孔子认为小罪当隐,隐小罪以重亲亲,大罪不可隐,刑大罪以行国法。这是先秦儒家关于父子相隐的典型观点。  最早将容隐原则应用于法律的是秦律。"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勿听,而行告,告者罪"。①这个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奖励告奸",鼓励夫妻、朋友、邻里之间互告犯罪,但并未鼓励子女告发父母。②汉

4、以后,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大大加快了"亲亲相隐"思想法律制度化的步伐。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诏令天下:"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③8这一诏令首次从人类亲情的本性出发解释容隐制度,首次用容许隐匿的形式正面肯定妻、子、孙为夫、父、祖隐在法律上的正当性。自此,亲亲相隐法律制度诞生。至唐代,"亲亲相隐"已在法律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容隐的范围远远超出了父子、夫妻、祖孙之间,而扩大至所有同居的亲属及大

5、功以上亲属。唐《名例律》规定容隐制度的"总则":"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以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唐以后的历代,都沿袭了这一法律规定。清末至民国时期,亲属容隐制度仍在法律中得到继承。1935年的《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近亲属得拒绝证言,其自愿作证者不得令具结,司法官不得询问恐吓证言有害亲属之证人。这是我国较早的关于亲属拒证权的明文法条。这一时期,法律同样规定了为庇护亲属而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不罚,放纵和便利亲属脱逃减轻处罚,为亲属利益而伪证及诬告免

6、刑,为亲属顶罪自首或顶替受刑不罚,有权拒绝证明亲属有罪,对尊亲属不得提起自诉等规定。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沿用了两千多年的法律原则才被摒弃。  (二)西方容隐制度概述  在古希腊,"为子者讼父杀人是慢神的事。"④这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亲亲相隐"的观念。古罗马法律中关于"亲亲相隐"的规定较多,如不得令亲属互相作证,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等。⑤西方近现代,由于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容隐制度更加发达。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137条、248条,1871年《德国刑法典》第157条、25

7、7条等分别规定,知道近亲属犯罪而不告发、故意隐匿、令他人隐匿自己亲属,为亲属作伪证、帮助亲属脱逃等均不受处罚。8  英美法系国家在亲属拒证权方面主要规定了配偶间的拒证权。在英国的刑事诉讼法中,配偶都不能互为证人,但也有例外,即如果是对作证配偶的身体和财产的犯罪,包括重婚与遗弃,则有资格作证。被告人的配偶,只有在针对损害公共利益罪行所进行的诉讼中,才有作证义务。上述内容具体体现在《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第80条中。其实英国早在1898年《英国刑事证据法》中就有明确规定:在普通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配偶可以作证,

8、但只能当辩护证人,不能强迫其作证,如果被告人不让配偶出庭作证,控诉方也不得加以评论。另外,英国刑法还规定:出于亲密关系而隐瞒他人犯罪者不罚。美国的证据规则中拒绝作证制度被称为特权规则,享有特权者可以拒绝提供证言或者阻止其他人对同一事项提供证明。在美国,根据普通法,与配偶有关的拒证特权一般有两种形式:配偶作证豁免权和婚内秘密交流权,联邦法庭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判决承认这两种形式的配偶特权。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