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授的治学道德

谈教授的治学道德

ID:31180870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谈教授的治学道德_第1页
谈教授的治学道德_第2页
谈教授的治学道德_第3页
谈教授的治学道德_第4页
谈教授的治学道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教授的治学道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教授的治学道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某些教授学术不规范,甚至是腐败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教授治学道德问题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教授治学的定义及教授治学道德问题的社会表现的阐述,分析了教授治学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和改进教授治学道德的途径。  一导论  有学者认为,治学道德,即学术研究的道德,除了指对高深学问的理性追求应有的伦理道德外,还应该是指包含了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是一种精神,是学者的人格、境界的灵魂。治学道德之于学术研究犹如修身之于治事。治学道德既是学术研究之本,也是学者为人为师之

2、本。本文中的“治学道德”尤指学者在研究学问时的职业道德,同时,主要侧重从经济的角度去论述这一问题。  “治学是学术界的生活方式。治学也有它非同一般的伦理道德。”[1]随着不断出现的教授腐败案等耸人听闻事件的发生,大学里“高深学问的看护人”―――教授的治学道德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大多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从当今社会现实出发,论述与反思大学学术道德下滑的趋势与表现,认为大学的学术道德与规范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大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徐淑萍,逝去的治学道德―――7基于布鲁贝克与科尔的观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1(7)

3、);另一方面主要论述了学术道德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性。比如:任翔(2010)认为学术伦理道德思想不但对古之学者在为人和治学上都曾起着重要的约束,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探讨学术道德问题对当今大学树立正确的学术伦理观念、推进学术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问责机制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任翔,2010,大学学术道德传统的探讨与反思[J].高校理论战线,2010,1)。曹能秀(2004)则从建立治学道德规范和形成个人修养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学者的治学道德,提出学术自由在治学道德中的重要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曹能秀(2

4、004,第3期。同文献12);第三个方面为近期的研究,强调学术道德改善的路径问题。学术道德应该作为一种内化机制,从内化机制入手解决高校治学道德问题。(孟凡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教授治学视角探讨学术道德问题,分析教授治学道德问题的表现与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与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授治学道德问题的社会表现  《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写道:“工匠与教授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主要为得到经济收入而工作,后者却

5、把经济收入放在第二位。”7[3]教授的工作确是不同于工匠的,也可以说教授的工作不同于其他任何的工种,教授不仅仅担负着教学的工作,还有进行科学研究的任务,同时还有将科技成果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但是教授也是普通人,他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自然的就要考虑经济收入的问题。大学教授的经济来源主要有学校发放的工资与奖金;课题研究经费;各类评审费;报告讲座报酬;项目咨询收入;发表著作文章稿酬;担任行政职务与社会职务收入;获奖奖金;科研成果专利化、产业化等。[4]教授既是学校人,同时也是社会人,教授如何处理教学、科研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关系

6、就涉及到教授个人的治学道德。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却不得不引起人们对于教授治学道德的思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授不教”的现象严重。在部分大学里的某些教授们开始把精力从教学上转移,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出成果;申请项目、课题;甚至开公司等等,获取经济利益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  学术浮躁日益加深。教授们比以往更加重视出版著作,获得科研成果,同时赚取版税。但从著作质量方面来看,在人文社科类学术书店,以北京大学东门外的“万圣书园”为例,同样营业面积内摆放的各种图书当中,国内学者的著作所占比例迅速上升,故而,若营业面

7、积保持不变,则国外学者的著作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是根据调查,国内学者的著作平均质量呈迅速下降趋势。[5]  学术交易之风盛行。部分教授不顾研究的客观性,借学术之名行牟利之实。这种行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学术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违背学术道德。这一点作为“显学”的经济学表现更为明显,受到的指责也更多。一种是为利益集团代言。一些经济学教授与资本关系暧昧不清,甚至与资本结成联盟,发表一些维护资本利益、损伤公共利益的“学术观点”;另一种是提供“私人服务”。一些经济学教授常常在多家企业身兼要职,收取巨额报酬。7  教授与学生之间成为雇佣关系

8、。在我国,研究生导师使用学生充当高级廉价劳动力的现象久已存在。有人曾经计算过,截至2009年,全国硕士、博士研究生近300万人,即使其中1/5处于这种状态的话,就为这些导师老板们节省了数亿元的工资开支。上海《社会科学报》2006年3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