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以核卫国

以身许国,以核卫国

ID:31183220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以身许国,以核卫国_第1页
以身许国,以核卫国_第2页
以身许国,以核卫国_第3页
以身许国,以核卫国_第4页
以身许国,以核卫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身许国,以核卫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身许国,以核卫国  2013年9月,由江苏省科协主办的江苏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针对本次报告会的主题,主办方专程从北京请来了核科学家胡思得院士,请他与大家一起重温了那段缔造“两弹精神”的峥嵘岁月。  虽然那个艰苦而振奋人心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新中国的军事科技发展史上,鞭策与激励着后来人。  以身许国,励志实现中国的核科学梦  初见胡思得院士,他个子不高,衣着朴素,说一口带有江浙口音的普通话,慢条斯理,言谈举止间流露着儒雅与谦和,处处给人平易近人之感。  

2、谈起中国的核科学事业,胡院士滔滔不绝,他为中国核科学事业工作了一辈子,他的脑海里有太多太多关于中国核科学发展历程的难忘记忆。胡院士此次来宁所做报告的主题是《为实现中国梦的核科学家》,在报告中,他回顾了当年在核武器研制过程中,老一辈科学们勤谨顽强的科研精神和崇高无私的爱国精神,希望以此激励、鞭策当代的年轻学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在1953年美国一份机密文件中说,万一与苏联或中国发生敌对行动,美国将把核武器视为和其他武器一样可以使用的武器。严酷的现实使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为了国家安全,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制造自己的“核盾牌”6。1956年4

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我国发展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中国保持有限的核反击力量,是为了遏制他国对中国可能的核攻击。  1958年,核武器研究所和核试验基地相继成立,拉开了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序幕。研制核武器除了人力、物力,更需要科研人员,可在那个年代,中国十分缺乏核科学的相关人才。在得知祖国研制核武器急需人才后,当时许多身在海外的科学家纷纷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并克服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投身新中国的核科学事业。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只要祖国需要,我愿以身许国。”

4、  郭永怀院士为了避免美方以他掌握重要资料为由阻挠他回国,在同学聚会时把自己十几年写出的文稿,以及精心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投入篝火,付之一炬。朋友们大吃一惊,郭永怀却说,这些文稿的内容早就已经装在他的脑海里了,谁也夺不走,留着纸质资料,只会耽误他回国。历经百般阻挠,郭永怀终于回到了祖国,之后便很快投入到了新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中,忘我地工作。1968年,郭永怀院士从核试验基地返回北京的时候,因为飞机失事而牺牲,当搜求人员找到遗体时,发现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中间保护着一个公文包,包内的机密资料完整无损。  邓稼先在接到要去为国家“放大炮仗”的任务后,想到工作的危险性,再想到自己对妻儿、

5、家庭的责任,心里感到十分矛盾,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妻子很奇怪,问他有什么心事,他才深情地对妻子说:“6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过了很久以后,妻子才知道,他所说的“工作”是研究核武器。  除了一心报国的忠贞品质,老一辈核科学家们还展现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生活十分清贫,科研环境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这是我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的照片,图中的三个人屁股底下就是原子弹。”胡思得院士的一张照片将大家带回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当时的实验地点在西部沙漠中,那里风很大,在用缆车运送原子弹的过程中,需要

6、有人辅助,以防止原子弹晃起来将缆绳卡住。其中的两个人专门负责操作,另外一个人专门负责“壮胆”的,让那两位可以大胆干,因为万一操作失误,随时可能有爆炸的危险。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科学研究和试验手段,老一辈科学家们顽强拼搏、锐意创新,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的爆炸。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5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5年6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成就使世界震惊不已。为什么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取得惊人成就?胡思得院士认为,“两弹”突破的实践表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大力协

7、同、集智攻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迅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的必由之路。  以核卫国,合理发展和管理核能源6  报告会后,胡思得院士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围绕当下普通大众关心的一些关于核武器研究发展、核能源利用等问题,从专业角度谈了一些他的看法。  记者:和平年代,核武器的研究有何意义与价值?  胡思得院士:从1945年原子弹诞生以来,到现在已有将近70年了。美国目前还拥有5000多颗原子弹,俄罗斯还要更多一些,但因为核武器的威力极其巨大,每个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