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

ID:31185414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_第1页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_第2页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_第3页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_第4页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摘要:临摹、写生、创作是中国画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山水画也是如此。文章论述了临摹、写生的方法,阐述如何把临摹来的技法,转化成自己写生技能,同时反复强调临摹的重要性,而写生更为关键,两者都做好了,才有好创作。关键词:临摹;写生;创作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临摹、写生、创作。临摹是为了学习传统,写生是为了感受真实山水,创作是把自己对III水的理解、山水的“道”体现出來,三者综合起來才能继承传统又开拓新的途径。1・临摹、写生、创作的关系。南朝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到“传移模

2、写”即是向传统、经典作品学习,这成为学习中国画的最好方法,也是捷径。所以在教学中强调临摹,把临摹放在技法实践的第一位。临摹是学习重要的拐杖,最终目的是创作。如何从杵着拐杖到自由翱翔?我认为最必要、最关键的环节是写生。写生时,面对自然界的山石树木,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它们与前人总结的各种皴法、点法、染法及其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相似之处可以用临摹来的技法表现,不同之处就是我们自己的感悟和理解。2中国山水画脉络。在临习之前,我们先要梳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脉络,弄清楚各朝各代的主要特点风格、流派。自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开始,山

3、水画从人物画中脱离岀来,成为独立的山水画画科,以后就不断发展、成熟,在中国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山水画理论体系,完善了丰富多变的各种皴法,产牛了不同的流派,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Z-O五代、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指出:“山水,大小李将军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从大小李将军的青绿山水到荆关董巨、李范的大幅全景山水,再到刘李马夏的残山剩水,既有磅礴的气势,也有细腻的质感。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文人画家,"逸笔草草,不求

4、形似,聊以自娱耳”,追求笔墨变化、简练超脱,追求诗书画印的文人气质,创造了山水画的新风貌。明清山水追随前人,也有所创新。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大家,追求诗、书、画三位一体来抒写情怀,无论是清新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山水都自成一派。清代被尊为“正宗啲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荤等在艺术思想上追求复古,把宋兀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其作品多在仿前人笔意上产生,这种艺术思想影响了后代近三百年,现在看来也是有其历史意义的。另辟蹊径的“四僧”:石涛、朱竟、髡残、渐江,他们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把爱国之

5、情、个人的身世、抑郁之气都寄托在了画纸中,不强调形似,注重内心的情感,打破了以“四王”的摹古风,振兴了屮国画坛,特别是石涛和朱耸的影响最大。3•临摹的方法。理清楚了中国美术史的脉络,我们发现,宋画重理法、质趣、写实,元明清不求形似,重笔法。对初学者來说就是“一工一写,,、“一静一动蔦初学时,建议从宋代小幅的扇面、册页开始。这里不能理解为小幅作品是简单的,事实上反而并不容易,小画有大格局,但画幅小,便于整体观察和描摹,便于全局把握。宋画讲究“格物”,“经营位置”,画面中的起承转接合,气韵、意境都体现其中,因而画的

6、时候要大胆落笔小心收拾。因为画幅小,所花时间较少,对勾画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有较快的了解和印象。认真临完作品后要自我总结经验,多体会,画大幅作品的时候才会冷静沉着,不慌不忙,不害怕。中国山水画的精髓不在于山水之外形,而在于山水之精神,或激昂澎湃,或风轻云淡,或颂扬,或批判,尽显中国哲学思想。要在作品中传递出意境,离不开笔墨的精妙,需要靠具体的技法来实现。临摹就是最好的方法,是进入中国画学习的最好途径,因而学习技法很重要。把临摹放在第一步,是重点也是难点。《芥子园画谱》、《山水画基础技法》、《百树图谱》、《百石图谱》

7、等都是很好的入门书籍。书里清晰地分析了各家山水画的特点,总结了各种山石、树木的皴法、各种树叶的点法等。从最基础的着手,面对一幅经典作品如《早春图》、《溪山行旅图》等,学生们赞美惊叹之声此起彼伏。动笔前,先给学生们讲讲作画者的时代背景、个性特征、绘画风格、作品传递的意境和意义,最后分析技法、构图、笔法、墨法、色彩等。从近至远,从远至近,从重点到次要,再从次要到重点,反复观察研究体会。从第一棵树开始画,把握树的姿态、枝干的主次、前后分布、树叶的形态点叶或夹叶、个字点或鼠爪点,当不清楚如何画时,可以回到最基木的点线的

8、练习中。画好了一棵树再继续其他树的描绘,树木多了,更要注意前后的层次关系。同样山石也是如此,从一颗石头开始,分析是哪种皴法点皴、线皴或面皴,小石块逐渐累积成峰。如此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画,大问题分解成无数个小问题,小问题克服了,大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一张大画慢慢就临摹成了。以上谈的是关丁"形”的问题,中国画的精髓及难点在于毛笔,笔上有水、墨、锋,一笔下去要有形更要有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