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

ID:31206297

大小:60.2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_第1页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_第2页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_第3页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_第4页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渗透论文摘要:目前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句子意义及语法分析,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本文提出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渗透的重要性,并且分析总结出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从四个方面去渗透文化意识。美国的语言学家萨皮尔(Ez/Sapir)在他的著作《语言》(Language)这本书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而且揭

2、示了该民族文化的内涵。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句子意义及语法分析,却忽略了文化背景的知识教育。近年的高考英语命题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量是不断增加的,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而不只是语言知识。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用大量的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重要而且是非常的必要。一、跨文化交际在

3、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合适的语言交际教学法。语言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它把语言认为是交际。既然语言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注意主要的语用差异。然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犹如汪洋大海,那么哪些内容和项目必须放在外语教学中呢?

4、对于这个问题很难作出系统的条理化的阐述和分类。因此,文化教学的内容要面临选择的问题。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Stern指出文化教学内容须包括六个方面:地理知识(目的语国家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等);个人生活方式(异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价值、所作所为等);目的语国家的人民和社会(政治、宗教信仰、种族偏见、竞争、斗争等);历史知识(英美历史,包括语言史);各种制度(政府体制、教育体制、社会福利、经济制度、军事、警察、宗教制度、政治团体、媒体等);艺术、音乐、文化与其他成就文化(Stern,1992陈光磊(199

5、2)认为我们应该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考虑文化导人的问题。同语义相关的文化,包括以下几项: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特有的概念在词汇及语义上的呈现;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词语在文化涵义上的不等值性;不同文化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俗语、谚语等。与语用相关的文化导人方面有:称呼、招呼;问候、道谢;答谢、敬语;歉词、告别语等。束定芳等人认为文化教学内容应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两大类。其理

6、论依据是: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意义结构的影响,二是对话语组织结构的影响(束定芳、庄智象,1996:149)左焕琪将社会文化知识教学分为八个方面:地理概括;重大历史事件;行为的文化类型一包括饮食、购物、文体活动等;社会生活特点一包括阶级与阶层、就业、工作场所规定、婚姻、妇女地位、服饰与主要社交礼节等;各种非语言表达方式如面部表情、手势等的意义;民族、政府机构、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基本特点;文学、艺术、音乐及建筑特点;以上各项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左焕琪,XX)黄远振根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

7、特点,觉得把文化教学的内容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比较合适,认为这样的划分对中学文化教学项目的选择与决定有很大的实践意义(黄远振,XX)吕药则提出文化导人应有四个层面:观念文化、知识文化、词语文化和非语言形式文化。价值观念是文化结构的最深层次,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障碍。知识文化指的是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教等背景知识。词语一般具有砚种意义:词汇意义、结构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词汇的社会文化意义最难掌握,因为它牵涉到社会经验、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等问题。非语言形式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

8、文化中有些相同的非语言行为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而有些不同的非语言行为却表示相同的社会文化意义(吕箔,XX)笔者根据文化的内涵和前人的研究,认为应把文化教学内容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计较合适',因为这样的划分正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教学内容的归类,且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师生了解文化的内涵,重视影响交际的因素和选择相关的教学项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二、如何在英语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