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

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

ID:31224613

大小:1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_第1页
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_第2页
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_第3页
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_第4页
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应追求辩证和谐  【关键词】课堂辩证和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24-02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通过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万物需要和谐,课堂教学显然也需要和谐。当前,许多教师正在着力打造和谐课堂,但是在追求和谐课堂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的课堂存在着违背唯物辩证法的现象,或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违背关于全面看问题的“两点论”观点;或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违背关于有重点地看问题的“重点论”观点

2、。因此,笔者主张课堂应遵循唯物辩证法,追求辩证和谐。  一、教学目标辩证和谐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只重视知能目标的落实而忽视情感目标的落实,这是违背唯物辩证法“两点论”要求的。也有一些教师,虽然承认落实情感目标的必要性,但是并没有把情感目标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违背课堂教学的宗旨的。比如,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是德育课而非一般的文化课,如果把这门课上成一般的文化课,就消弭了本课程的特点,也违背了唯物辩证法“重点论”7的观点。因此,课堂应该兼顾知能目标与情感目标且

3、以情感目标为重,追求教学目标的辩证和谐。  二、教学关系辩证和谐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学记》说:“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笔者主张课堂应有教有学,教学兼顾,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做到“以教为条件,以学为基础”,力求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以教为条件”的原因在于:教是学生的学所必须的,教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还是学生身心健康、审美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教”这一条件,学生的学是难以正常和有效进行的。“以学为基础”的原因在于: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4、教师要想教得有效,教得成功,就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依据学生的能力基础,依据学生的心理基础,依据学生的思想基础等。脱离了学生这一“学”的基础,教师的教就是盲目的,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笔者不赞成“学跟教走”“因教定学”,不赞成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也不赞成“教跟学走”“因学定教”,而是主张有教有学,教与学都跟着教学目标走,跟着教学规律、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走。因此,课堂应该兼顾教与学且以学为重,追求教学关系的辩证和谐。  三、师生关系辩证和谐  “亲其师,信其道”是中国教育的一句古训,它表明了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笔者主张课堂应有师有生,师

5、生兼顾,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做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角”。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学应该“以教师为指导”。与“指导”7相近的词包括“引导”“诱导”“帮助”“激发”“辅导”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担任着“导演”“导师”等“导”的角色,包括指导学生预习、探讨、活动、练习、评价和反思等。“以学生为主角”,表明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学生是这一“舞台”上的演员。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角的作用,进行参与性、体验性、对话性、互动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笔者不赞成“教师中心论”,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反对教师独占课堂,

6、反对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赞成“学生中心论”,反对以学生为中心,反对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赞成“主导主体论”,因为教师的“主导”往往变成了教师的“主宰”,教师往往仍然控制着课堂,束缚学生的手脚,禁锢学生的思维,羁绊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赞成“双主体论”,即主张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为它仍然没有跳出课堂上谁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因此,课堂应该兼顾师与生且以生为重,追求师生关系的辩证和谐。  四、教学资源辩证和谐  教学资源是对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辅助作用的各种素材或条件,其中最

7、常用、最普通、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是课本。课本即教科书,它是由学科专家精心编写,并通过有关部门严格审查才批准使用的。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教师无视课本资源的价值,片面夸大甚至迷信课本以外的资源(本外资源)的价值,把课本抛在一边“另起炉灶”7,大量使用本外资源,使课堂从表面看热热闹闹,但是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样的教学华而不实,有作秀之嫌,致使课堂低效甚至无效。当然,迷信书本也不行。长期以来,一部分教师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使用本外资源,也并没有深刻挖掘和灵活使用课本,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片面地、不科学地使用课本,致使课堂丧失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丧失了对学生的吸

8、引力。因此,教师应该兼顾课本资源与本外资源且以课本资源为重,追求教学资源的辩证和谐。  五、教学问题辩证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