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ID:31225468

大小:11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_第1页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_第2页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_第3页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_第4页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每一位课改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1.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感知数

2、学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例,就容易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利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时,有学生问:“直接计算总体的平均数不是更加准确吗?”对此,我给他们说了这样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小孩子,他的妈妈让他去买一盒火柴,叮嘱他要买好的、划得着的.这个小孩子去到商店,要

3、了一盒火柴,然后一根根地划,直到最后一根,最后把划过的火柴带回家去,你猜小孩子的妈妈会有怎样的反应?如果你是他,你怎样完成妈妈交给你的任务?”9这样,让学生理解了当考查本身带有破坏性或数量太大的数据时就要选取样本来计算的道理.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地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

4、应用价值.”[1]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应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例如,学习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之后,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各种事物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形状各有  什么特点.又如,在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用熟悉的较大,需要考生具备谨慎细致审题、认真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及较强的运算能力才能避免出错.又如第(3)问②中的解法三:求一元二次方程x2-4kx-4=0的根,由于一次项为字母系数,用求根法

5、表示点A、B坐标的出错率非常高.  3.思维定式.如第(2)问中“求证:AO=AM”,约55%的学生看到证明线段相等只想到用几何方法,故连接OM,想方设法去证∠AMO=∠AOM,实在证不下去,只好放弃,浪费太多时间,以致第(3)问①小题都没能做.  四、试题命制后的反思9  1.这道试题的命制旨在避免教师中考复习中题型模式教学的思维定式,通过改编高考题,从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角度,考查学生的探究综合能力.高考试题是中考命题的一个资源库,但绝不能直接用数学高考题作为数学中考题,因为这样做显然不符合《数学

6、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会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负面的导向作用.所以在中考命题时,我们可以从数学高考题中提取素材,用其立意,命制出情境生动、立意深远、思维价值高的数学中考试题.  2.从解题方法上讲,第(3)问的技巧性比较强,虽然有运用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和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性质两种解题方法,但是学生没有学习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而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性质的方法,技巧性比较强,造成这一小问的整体难度比较大,区分度也不高.所以,在解题的方法上还要进一步地考虑适合于初中的通法为好.  3.教学的导向问题

7、.从考试后的情况和教师的反馈来看,一方面由于这道题涉及高中的知识,使得教师想到在以后的教学中融入高中的学习内容,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有一点学习的前瞻性也无可厚非.这样的问题讨论则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不过,在命题的原型上,还是尽可能地从教材的原题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以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地深入研究教材,避免陷入新的题海战术中.  4.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进行如下的试题变式.  (1)如图4,连接AE,BE,证明AE⊥B

8、E.  (2)如图5,连接OM,ON,证明OM⊥ON.9  立定跳远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比较两个学生的高矮引出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等等.这样融数学于生活,融生活于数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感到数学很有趣,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发了热爱数学的情感.[2]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1.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  新课标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