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热稳定性热分析试验方法

物质热稳定性热分析试验方法

ID:31254928

大小:1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物质热稳定性热分析试验方法_第1页
物质热稳定性热分析试验方法_第2页
物质热稳定性热分析试验方法_第3页
物质热稳定性热分析试验方法_第4页
物质热稳定性热分析试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热稳定性热分析试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质热稳定性的热分析试验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差热分析仪和(或)差示扫描量热计评价物质热稳定性的热分析方法所用的试样和参比物、试验步骤和安全事项等一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惰性或反应性气氛中、在-50~1000℃的温度范围内有焓变的固体、液体和浆状物质热稳定性的评价。2术语2.1物质热稳定性在规定的环境下,物质受热(氧化)分解而引起的放热或着火的敏感程度。2.2焓变物质在受热情况下发生吸热或放热的任何变化。2.3焓变温度物质焓变过程中的温度。3方法原理本方法是用差热分析仪或差示扫描量热计测量物

2、质的焓变温度(包括起始温度、外推起始温度和峰温)并以此来评价物质的热稳定性。4仪器和材料4.1仪器差热分析仪(DTA)或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程序升温速率在2~30℃/min范围内,控温精度为±2℃,温差或功率差的大小在记录仪上能达到40%~95%的满刻度偏离。4.2样品容器坩埚:铝坩埚、铜坩埚、铂坩埚、石墨坩埚等,应不与试样和参比物起反应。4.3气源空气、氮气等,纯度应达到工业用气体纯度。4.4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冷却温度应能达到-50℃。4.5参比物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不发生焓变。典型的参比物有煅烧的氧化

3、铝、玻璃珠、硅油或空容器等。在干燥器中储存。5试样5.1取样对于液体或浆状试样,混匀后取样即可;对于固体试样,粉碎后用圆锥四分法取样。5.2试样量试样量由被测试样的数量、需要稀释的程度、Y轴量程、焓变大小以及升温速率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为1~5mg,最大用量不超过50mg。如果试样有突然释放大量潜能的可能性,应适当减少试样量。6试验步骤6.1仪器温度校准按附录A进行,校准温度精度应在±2℃范围内。6.2将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各自的样品容器中,并使之与样品容器有良好的热接触(对于液体试样,最好加入试样重量20%

4、的惰性材料,如氧化铝等)。将装有试样和参比物的样品容器一起放入仪器的加热装置内,并使之与热传感元件紧密接触。6.3接通气源,并将气体流量控制在10~50mL/min的范围内(如果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测量,则不需要通气)。6.4根据所用试样的性质来确定试验温度范围。6.5按4.1条的要求调整Y轴量程。6.6启动升温控制器,控制升温速率在10~30℃/min的范围内,记录温差△T(或功率差dH/dt)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即DTA曲线(或DSC曲线)(如图1a、1b)。6.7如果以10~3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测

5、量而不能将峰分辨开时(如图2a、2b),可以采用低于10℃/min的升温速率。a.典型的DTA放热曲线b.典型的DSC放热曲线图1a.熔融吸热后紧跟分解b.熔融吸热后紧跟分解放热的DTA曲线放热的DSC曲线图27结果7.1取三次焓变温度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三次测得结果之间的差值应在±5℃范围内。7.2试验报告见附录B。8安全事项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量时,若不了解被测物质的潜在危险性,在取样和测量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如果需要用研磨的方法粉碎试样,应将被测物质视为危险品,并按化学危险品安全操作规

6、程进行操作。附录A差示扫描量热计和差热分析仪的温度校准方法(补充件)A1仪器校准用表A1所列物质(纯度大于99.9%)的相转变温度进行仪器校准。表A1校准物质的相转变温度相转变温校准物质度℃K汞水二苯醚苯甲酸铟锡铋铅锌锑铝银-38.860.0026.87122.37156.63231.97271.44327.50419.58630.74660.37961.93234.29273.15300.02395.52429.78505.12544.59600.65692.73903.89933.521235.08A2

7、试验步骤A2.1两点校准法A2.1.1在表A1中选取两种校准物质。其中,一种物质的相转变温度比被测试样的起始放热温度低,另一种物质的相转变温度比被测试样的终止放热温度高,而且要尽可能接近这两个温度。A2.1.2测量各校准物质的表观相转变温度。A2.1.2.1将重量为5~15mg的校准物质和参比物分别放入样品容器中。A2.1.2.2把样品容器放入仪器的加热装置内,用流量为10~50mL/min的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冲洗测量装置,直到测量结束。A2.1.2.3按4.1条的要求,调整Y轴量程。A2.1.2.4以10

8、℃/min的升温速率加热校准物质和参比物,使校准物质通过相转变温度,直至基线重新确立。也可以用其他升温速率,但必须与测量试样时的条件相同。A2.1.2.5由得到的DTA曲线或DSC曲线测量出表观相转变温度(Te、Tp)(如图A1、A2)。图A1校准物质相转变的DTA曲线图A2校准物质相转变的DSC曲线差示扫描量热计或试样与温感元件分开的差热分析仪用Te作为表观相转变温度;试样与温感元件紧密接触的某些差热分析仪,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