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

《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

ID:31276713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8

《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_第1页
《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_第2页
《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_第3页
《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_第4页
《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诗经》中反映的婚恋习俗  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民间和上层诗作三百余篇,这些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生活状况,展示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画面,成为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特别是总诗集中数量居多的婚恋诗,反映出先秦丰富多彩的恋爱与婚嫁习俗内容,为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婚恋和民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恋爱;求婚;婚嫁习俗;婚恋象征  一、恋爱  (一)自由与淳朴的感情  我们从诗经中首先能看到,先秦早期的男女大多都是自由恋爱与约会,他们的感情是非常淳朴,简单,坦率的,反映出人们十

2、分腼腆又可爱的一面。  在《郑风》中,无论是语言还是在感情上,青年男女是持着一种很坦率的态度来对待。而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坦率程度更深,更大胆,性格更直率。无论是爱恨情愁,她们都是通过真实热烈的语言坦然表达,直接表露出来。率真的性格使得邀约和约会多是女子更主动。除了美丽的容貌,大胆泼辣的个性,对于感情她们更是坦诚直率,敢爱敢恨,正因为这样,才更显出她们的可爱之处。8  女孩在恋爱时的调皮与可爱,在《诗经》中描写得尤为精彩。"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女孩约男孩在城郊见面,可却让男孩左等右等,使得这个憨厚的小伙子心

3、急如焚。郑女的热情奔放与后代女子在爱情上的害羞与被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时候,也会遇上急不可耐的小伙子,不顾一切的要和心上人见面,而对于这样的行为,女孩则显得又爱又羞。"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女孩既希望和心上人相会,又担心父母兄弟发现,并提出人言可畏的说法。"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风?柏舟》  (二)社会环境  1、对女性的约束与礼制教育  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大多数女子都要被禁于宫室之中,即隔离,婚前教育。据记载,女子成年期,要进行一段时

4、间的婚前教育,时间的长短少则三个月,多则不定。《仪礼o士昏礼》说:"女子许嫁,?而醴之称字。(郑玄注:"?,女之礼,犹冠男也。")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若祖庙已毁,则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期间女与男子完全是隔离开的。  关于"女子有行",在诗经中出现了好几次。《??》篇《郑笺》说:"行,道也。妇人生而有适人之道,何忧于不嫁而为淫奔之过乎?"《竹笺》说:8"行,道也。女子有道当嫁耳,不以不答违妇礼。"《泉水笺》说:"行,道也。妇人有出嫁之道,远于亲亲,故礼缘人情,使待归宁。"为什么诗经中反复提到"女子有行"呢?所谓"道"就是指妇道

5、。这是女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了"为妇之道",紧接着的人生旅程便是嫁人,远离亲人,所以又说"远离父母"。  因此,女性实际上一直是处在被约束,压制的环境中进行恋爱和婚嫁。  2、"春之盛会"的节日习俗  由于人类社会初期的隔离制度,青年男女被压抑分开,在每年春天到来之时,为"开禁日",男女可以在河边,水边上自由恋爱,这逐渐凝固成一种节日习俗,这便成了后来的赛神,庙会,祭社等风俗,因此春日的水边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由于民族的无数次这种重复活动,无数次的悲哀和欢乐在民族心理留下了深深地痕迹。这痕迹就像一条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就在这条河

6、床中奔涌。这痕迹,这河床,就像是一种原始意向,它诱发着人类的原始冲动。这正是《诗经》中大量爱情诗作与水密切相连的症结所在。  《艺文类聚》四引《韩诗》说:"三月桃花水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拂除不祥。"在《诗经》的时代,这种习俗的主要目的就是"合男女"。在这个节日里,男男女女都得格外的讲究外表。如《夏仲御别传》云:"仲御诣洛,到三月三日,洛中王公以下,莫无方轨连?,并至南浮桥边?。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桀烂。"男女朱锦,实际上是要求得到异性的欢心。在这期间,青年男女是可以自由恋爱的。许多青年的爱情便都是从这水边的相会开

7、始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诗经》中许多爱情诗都要写到水。  (三))恋爱方式?习俗  1、单恋8  《汉广?周南》叙述的就是一首单恋的歌。主人公是一位男子,他在汉水之曲见到了一位姑娘,他爱上了她,可是隔着茫茫汉水,他无法向她表达自己的情意,又受制于礼的规定,他又不能渡过水去与她相爱。限于身份、地位的悬殊,他不可能娶她,只希望能在她身边服侍她。"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他隔水望着姑娘,发出无限感叹。用此雄厚的笔法,写如此广阔的意境,体现出如此深刻的感情,确实是一个创举。  《蒹葭》与《汉广》相似,写的正是男女隔离

8、苦闷之情,但抒情的方法却具有更强烈的现代意味。在深秋里,男子站在蒹葭苍苍的水畔,遥望着水的一方--女子所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