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

ID:3128264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_第1页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_第2页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_第3页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_第4页
资源描述:

《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  陈景润先生1933年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1966年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即“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任何一个大于的偶数a都可以表示成a=b+c,其中b是素因子的个数不超过一个的整数,c是素因子的个数不超过2个的整数),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

2、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日本出版的《一百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一书刊登了两个华人的照片,祖冲之和陈景润,说明了陈景润在国际数学家心目中的地位  陈景润先生幼时家境贫寒,学习刻苦,对数学情有独钟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遇到了数学老师沈元,沈先生在一次讲授整数整除性质的课堂上,给同学们介绍了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

3、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4他没有证明出来,便给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个形象的比喻:自然科学皇后是数学,“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从此“哥德巴赫猜想”象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同时立志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种子也深深地植入了少年陈景

4、润的心中沈元先生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是我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名誉校长那一年沈元先生的父亲去世了,他回福州奔丧,恰好解放战争打响,回不去了,就到了母校英华中学任教,所以才有了这段佳话  陈景润193年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193年―19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由于性格内向加上体质病弱,结果被学校解聘后到母校厦门大学当图书管理员一九五七年,发表了论文《他力问题》,主持中科院数学所工作的华罗庚看到后欣喜异常,他立即建议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来到北京后,陈景润更是把自己的所有

5、心智都贡献给了数学他决定,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1966年,陈景润宣布证明了“1+2”,但证明有200页,《科学通报》只登了简报,没有给出详细的证明,这样难以被数学界承认正当陈景润力求更加完善进一步研究的时候,文革开始了1968年4月份,陈景润被批斗,饱受了身体摧残和精神蹂躏,不堪非人的折磨,万念俱灰之下,从三楼跳了下去,所幸无大碍造反派还给陈景润做了一个三十公分宽二十公分高的牌子,挂在脖子上,上面写着“4白专典型,寄生虫陈景润”,在陈景润的名字上还用红色的墨水画了一个大叉去劳动改造、食堂吃饭都必须带着它他的工资被扣了,小屋的电线被拆了,连桌子也被抬走了陈

6、景润贫病交加,极度神经衰弱,常常惊恐不安好在他有信念支撑,有“1+2”手稿要修改七年过去了,证明过程的演算,全是趴在床板上一笔一笔算出来,足有两个麻袋的草稿  1973年的一份内参《国内动态清样》记述了陈景润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他住在只有6平方米的小小房间,屋内的光线非常暗淡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只有4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工作时把被褥翻起来当桌子用由于房间潮湿、阴暗,空气不流通,陈景润患了肺结核,喉头炎严重,咳嗽不止,还经常腹胀、腹痛由此引起了高层的关注,陈景润的“1+2”,得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科学》英文版上发表

7、(有17页),从此厄运结束,苦尽甘来,开始了过山车式的梦幻际遇  大家真正对陈景润的认识始于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1978年1月,在恢复高考的时日,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忽如一夜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让多少人激动不已,迅速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科学的无比热情陈景润成为青年人奋斗的坐标,成了民族英雄“向科学进军”成为最鼓舞人心的口号,那个时代的孩子在被问到“长大后做什么”时,都会铿锵有力地回答“当科学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是一代学子的座右铭4  陈景润先生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了《数学兴趣谈》、《组合数学》等著

8、作对基础数学的教育也是十分关注,我刊方逸仙老师曾向陈景润先生约稿,陈景润在病房里为我刊撰写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