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ID:31297696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_第1页
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_第2页
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_第3页
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_第4页
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析小学数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注重师生、生生合作关系的培养,以良好的氛围渗透人文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氛围;人文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课堂上,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积极渗透人文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至关重要。本人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折射出竞争、合作、友谊、道德等很多内容,它是良好的人文环境的一部分。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

2、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入另外一个人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让学生有愉悦感,在民主平等的状态下体验获得知识的快感。多鼓励,少批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长期以来,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教学方式是“问答”5式,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加强师生互动,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营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氛围。如:在教学“反比例”这课时,由于正比例的知识已经学完了,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研究,自学书本上的知识。在这过程中教师担当引导者

3、,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着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这样的课堂学习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智的愉悦,维系了学生创造和成功的信心。  3.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合作。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与协调。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合作。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合作进行剪拼,交流中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合作、交流、碰撞,学生才能更深地理解合作、竞争、友谊,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基础。  二、鼓励大胆地质疑  数学在塑造人格方面的一大作用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萌芽。现代课堂教学主要突出“学”字,要让学

4、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上来;突出“思”字,让学生从“学答”转到“学问”上来。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才会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有利于促使他们去思考、探讨、解决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爱因斯坦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5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有问题可提。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让学生认识了比例尺的知识,探讨有关于已知图上距离和

5、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的方法,教师强调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后,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放大比例尺的后项要为1?缩小比例尺的前项要为1?……这样通过不断地引导,使学生感觉到学习中处处有问题可提,从而养成自觉提问的良好习惯。  2.鼓励质疑,让学生会问  “学贵生疑”,质疑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激发思维的有效策略。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营造质疑的机会,让学生能做到不唯书、不唯师、不唯知。如,教学“36-8”这道题,学生提出了好几种计算方法,其中一名小朋友是这样算的“8-6=2,30-2=28”。老师就抓住这个机会,鼓励学生对这种解法大胆质疑,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这怎么行,8是减数,怎

6、么能变成被减数(8-6),认为这种想法有点怪!有个学生却说理解这种解法,老师就让这位小朋友说说想法,那位小朋友说6减8不够,还差2就算出这个相差数,再用前面这个整十数去减2就行了。于是,有学生开始在点头表示认可,但有的表示不同意,提出用他的方法再做一题。老师就让学生尝试用这种办法做“42-7”“7-2=5,40-5=35”等题,原来这是高明的一招。通过学生不断质疑释疑,达到美妙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既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又敢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使学生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三、张扬学生的个性5  

7、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经验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老师要为这些不同的同学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比如:在认识人民币这节课,让学生拿9元8角钱,有的学生能用很多种方法拿,如9个1元加8个1角;4张2元加1个1元和8个1角;1张五元加2张2元加4张2角等。有的学生只能拿一种,依据学生间的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而那些只能拿一种的学生也能上台展示自己的拿法,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