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成

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成

ID:3130136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成_第1页
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成_第2页
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成_第3页
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成_第4页
资源描述:

《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成  内容摘要:以主问题设置为预设的起点,探讨了以文本为据,引导学生探究生成的策略,即细读文本,入乎其内;多元理解,合理生成。  关键词:主问题预设多元解读合理生成  一.主问题预设  一般来说,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根本的思想或情感“核心”。作者就是在这一“核心”的驱使或规范下进行创作的。有时候这一“核心”或是文本中的几句话,或是隐含于字里行间的一种思维提示,一条情感线索等。而这无不启发了我们:解读文本,读者完全可以调动自身审美储备,钻到作品的气韵精髓里,去“点击”这个能使作者产生创作冲动的触点,去“解剖”那勾连文本肌理的关键之处;或者说就

2、将其整合成一个或数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从而以简驭繁,以静制动,引得源头活水最终打通作品全部脉络。下面,笔者就以《名人传序》为例进行探究。  导入:我们知道世界上演奏最多次数的钢琴曲就是《命运交响曲》。以曲度人,当笔者第一次听这支曲子的时候还写下了一首短诗――不过是残缺的,因为有一个词我推敲很久也没有合适的。于是笔者就把它作为预设带到了课堂上:  生命的旋律/激昂的乐章/贝多芬/你是一位/因为你扼住了命运的咽喉/驱除了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因为你演绎了悲剧的壮烈/激励着人类担受残酷命运的挑战4  当笔者将这个问题抛出后有学生说贝多芬就是一位“名人”,也

3、有学生反驳。这“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探究就从这里开始。  二.以文本为据,引导学生探究生成  第一,细读文本,入乎其内。文本我们不得不细读。每位学生衡量“名人”的标准是不同,但我们是在解读文本,不能胡乱生成。我们要知道罗曼?罗兰心中对“名人”有没有标准,如果有,那标准又是什么。原文第四段中这样说: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在作者看来,那些思想家和政治家都不是英雄,而有“伟大心灵”的人就是“名人”,才能称得上是“英雄”。  什么样的心灵才是“伟大的心灵”?文本最后一段不得不去关注,“具有仁慈品格的心灵才是伟大

4、的心灵!”从这里我们知道,一个具有仁慈之心的人才是英雄!古人云:“人之出,性本善。”世间很多人有仁慈之心,你、我、他,难道不是都有一颗仁慈之心吗?那我们是不是都能成为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呢?不行!要成为罗兰心中的英雄还得要条件,还需要“毅力”――文本中有语:“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  是不是“仁慈+毅力=英雄”呢?不一定!请看文本:“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毅力是要从“灾患”中历练出来。  根据对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要成为罗曼?罗兰眼中的“英雄”4,他(她)不仅要有一颗博大的仁慈的心灵,而且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地去面

5、对“灾患”!  第二,多元理解,合理生成。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贝多芬是这样的“英雄”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如此,而且作者还将英雄的首席给了他。因为在三个“英雄”中,贝多芬是最最符合罗曼?罗兰“英雄”标准的伟大的英雄:他从26岁开始便感到听觉衰弱,但是他对艺术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耳聋状态下创作的,他用音乐鼓舞激励了世人!  “我们毋须探询他们作品或倾听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些英雄传记呢?“我们周围的

6、空气多沉重”,他要“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所以他想“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为了援助他们“,作者“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般英雄的友人。”  那么,今天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需不需要呼唤“英雄”呢?需要!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大家心里面有没有自己的英雄标准?由此展开讨论。  南宋学者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则是入书法;用得透脱,则是出书法。”读书如此,阅读教学亦如此。  [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生成和调控的关系研究

7、”4(课题编号为DX【2011】GHB182)和“改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为DX【2012】GHB2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杨娟,甘肃临洮文峰中学教师。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