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说”了吗?

今天,你“说”了吗?

ID:31305735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今天,你“说”了吗?_第1页
今天,你“说”了吗?_第2页
今天,你“说”了吗?_第3页
今天,你“说”了吗?_第4页
今天,你“说”了吗?_第5页
资源描述:

《今天,你“说”了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什么是真正参与了探究的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探究的过程,才能更好地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探究”一词源于拉丁文的inward和quaerere(质询、寻找),指的是求索知识和信息的活动,提问或质疑的活动.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

2、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一、探究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数学探究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或合作共同体针对要学习的概念、原理、法则或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主动地思考、探索的学习活动,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数学的任何一个知识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的探究,并不是直接再现数学家们发现知识的历程,而是通过教师创设合适的探究情境,感受探究的合理性、必要性,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究,切身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积累丰富的探究活动经验,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并形成科学地探究未知世界的方法.笔者在平时的听课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听

3、到有些课虽然也有知识产生的探究,但是往往只是一种“形式”9,探究的过程在教师预设的沟渠里自然地流淌,课堂很流畅,结果的发生却很突兀,没有真正凸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探究经验.  现以具体的案例对比分析如下.  案例1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10.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一课中,“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其影长成比例”的教学设计片段.  活动探究:上午9点,太阳光照射大地,如图1所示,垂直地面的木棒甲的影长为BC,请你结合图1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木棒乙的影长;  (2)请你在图中另画一条任意长度且与地面垂直的线

4、段,表示木棒丙,并画出它的影长;  (3)请你用刻度尺度量图中木棒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并填表:(长度单位:厘米)  (4)通过观察、测量,你发现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高度与影子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评析】以上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确实想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发现“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其影长成比例”,也设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完全被教师的设计思路控制着,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主动参与去探索和思考的环节吗?教师设计的每个环节学生都会跟着计算,发现随着物体高

5、度的变化,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的比值在误差范围内保持不变.9但是,为什么会想到探究物体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怎样发现这个比值在平行光线照射下是保持不变的?笔者认为,这样的探究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则(作图,测量,求比值,比较结果)的数学活动,缺乏一定的探究空间,学生不是在一个主动探究的状态下的学习,只是一种按部就班的简单机械操作,又怎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呢?以下是经过改进的教学设计片段.  活动探究1:上午某时,太阳光照射大地(设计时采用特殊情况BC=AB,学生不知道),如图2所示,垂直地面的木棒甲的影长为BC,请你结合图

6、2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木棒乙的影长;  (2)请你在图中另画一条任意长度且与地面垂直的线段,表示木棒丙,并画出它的影长;  (3)请你告诉老师木棒乙、木棒丙的高度,老师可以立刻告诉你它们的影长,试试看.  活动思考:想一想,我们是怎么做到的?(提示:量出甲的物高与影长,结合探究)  活动探究2:上午某时,太阳光照射大地(设计时采用特殊情况BC=■AB,学生不知道),如图3所示,垂直地面的木棒甲的影长为BC,请你结合图3完成刚才的三个问题.  活动思考:此时,物体高度与影长又有了怎样的关系?  请你结合刚才的两种特殊情况,猜

7、想物体高度与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可以借助表格进行发现和探索,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说明】以上的教学设计片段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说物高,教师立刻说出影长”9的互动激趣情境,有种神秘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当学生好奇时,就会主动去探究这里的奥秘.量出甲的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发现具有相等关系,于是就会想到乙和丙高度与影子长度也是相等.这时会产生错觉,认为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都是相等(比值是1∶1),于是紧跟着用了一个一半关系的,及时拨正学生探究中产生的错误认识,这时学生就知道甲的高度是影长的2倍(比值是2∶

8、1),那么乙和丙同样满足,自然地出现了他们的比值是相等的关系.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达到水到渠成的感觉,而且渠是学生自己去挖,水是学生自己去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