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

ID:31335575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_第1页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_第2页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_第3页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_第4页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升华自我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帮助人满足这种需求,表现自己的才能,体验最大的快乐。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应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体悟科学方法的过程,而不应是简单的复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和知识直接对话,取消教师的“二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失去水分和生命的“木乃伊”。  一、明确自主学习的目的――有的放矢  1.让学生愿学、乐学、易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就

2、要调动并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加其学习兴趣,采用“独学”“对学”和“群学”等多种方式,充分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互动让学生愿学、乐学、易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意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生会学、善学、学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注意强化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改变盲目学习的状况,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达到会学、学会的目的。  3.帮学生自醒、自励、自控  “自控者,必自醒。”5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不但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也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

3、对自己作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二、找准自主学习的障碍――治病救人  自主学习中,预习、展示、反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预习”是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构架。  “展示”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展示分为: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

4、“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放手”“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官教兵”“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反馈”就是落实效益,检查掌握情况和发现质疑――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自主学习预定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反馈既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升、拓展和升华。  完成这三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化的任务,要想让这几个环节像机械自动化一样,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操作过程中便会暴露出以下问题。  问题一:教师――抱久了不敢松手5  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偏爱把知识嚼碎了喂到学生嘴里

5、,担心自主预习和展示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于是课堂上讲得很多、很细、很深,而学生往往学得很苦、很累、很烦。长时间地灌输,学生也易产生思维惰性,任教师的“钻头”振山响,他们只当“耳旁风”。让一位习惯于做保姆工作的教师,一夜之间变成“甩手掌  柜”,的确很有难度!  问题二:学生――喂大了不会找食  学生在长期的说教灌输下,习惯于听从与接受,缺乏问题意识和自主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不愿动脑筋,只是被动地听课,不会主动地学习。这就像一群鸟,关在笼子里喂久了,突然让它们飞向大自然,到蔚蓝的天空自由翱翔,自己觅食,结果往往是不知所向、纷纷饿死。  问题三:方法――自主学习更需

6、要技巧  自主学习并非自作主张、为所欲为,自主学习需要自律、自  控,更需要方法技巧和规律引导。如预习目标的制定、时间进度的管理、展示内容的筛选、评价标准的甄别、效果反馈的调控等等,都需要有规划、有主见、有策略、有技巧、有耐性。自主学习分“独学”“对学”和“群学”,每一种方式都有规矩与禁忌,它要求每个学生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又要与同学通力合作;既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还要善于妥协和退让。  三、探索自主学习的捷径――水到渠成  自主学习的实现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主旋律。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角色,还应树立“望、闻、问、切”5

7、的医者形象。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谨言慎行,细心“望”其表,耐心“闻”其声,真心“问”其想,准确“切”其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望”。就是学会对学生察言观色,观察学生的坐姿是否端正,听课的精力是否集中,课后的情绪是否高涨,与他人的相处是否融洽,从而及时、准确、规范地作出决定,防患于未然。  “闻”。就是要教师拥有敏锐的“嗅觉”,要善于从学生的谈话、笑声、讥讽声、叹息声中“嗅”出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及时引导。  “问”。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通过侧面了解和正面谈话,了解问题的根源,把握事实的真相,掌握大量的材料,并在此基础

8、上进行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