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ID:31362360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9

始终保持最佳状态_第1页
始终保持最佳状态_第2页
始终保持最佳状态_第3页
始终保持最佳状态_第4页
始终保持最佳状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始终保持最佳状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一、引言  毋庸讳言,“智慧气象”是由“智慧城市”的理念衍生出来的。  由于高度的复杂性以及具体执行者之间理解的差异,“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一些思考者甚至质疑“智慧城市”首译者用词的是否得当,以及是否因此而引起了业界在相关认知上的混乱。笔者无意介入此类深奥的基础性理论探究,并认为无论“智能”也罢、“智慧”也罢,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各种手段(包括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所在部门、行业乃至城市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智慧城市”由于其涉及范围和领域的广阔(尤其是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

2、而拥有众多热情的实践者和理性的思考者,在国内外皆有许多富有特色的试验样本和参考对象;“智慧气象”在这方面难以望其项背。  “醒得早、起得晚、动作慢”,这是前些年气象部门对自身行为特点的不无自嘲的归纳总结。其中固然不乏对其负面效果的自省,但也许正因于此,我们可能拥有较为充裕的研讨时间,以便尽可能广泛充分地讨论,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到思想上认识上的一致,而不至于因匆忙行动(甚至跟风)造成工作上的偏差甚至损失。  笔者对“智慧气象”的讨论也是这样认识的――尤其是在国外既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国内亦无成规模的探索试验以供参考的

3、背景之下。  二、“智慧”的本源及“智慧气象”的实质10  (一)“智慧”及“智慧气象”  1.“智慧”是一种能力的体验  我们说一个人是“智慧”的,一定是指此人具有某种能力,使得他在某个方面显得与众不同。完全内敛的、不被外界感受的能力是无法被视为智慧的,因为它不被感知,人们也就无从判识这种能力的是否存在,以及此人是否堪称为智慧。而一旦被人们感知,人们便能够从各自的视角、根据自身的感受对该能力进行比较和判识,只有那些公认的佼佼者方可称之为是“智慧”的;没有体现在最佳感受的“智慧”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智慧”是一种受众所

4、有最佳体验的综合凝练和评价。  2.“智慧”是相对的  我们说一个人是“智慧”,一定是相对于其它比较不智慧的人而言的。同样,我们说一个组织是智慧的,一定是基于该组织与其它相似组织在综合表现方面的比较结果。人们在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时,任何食物都会被视为珍馐美味,即所谓“饥不择食”;只有在饥饿状态基本解除后,才可能提出食物的品质问题;孤立的方案、没有比较的工作成果无法判定其是否为最佳,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高下。因此不存在绝对的、没有参照物的智慧程度。  3.智慧无法脱离特定的环境和条件  “智慧”10是在特定领域内、特定环境

5、下的与相关参照物之间的比较的结果,一个个人或一个组织,只能在其当时所处领域中判识其是否达到智慧的程度。围棋国手不见得是马拉松运动健将,数学大师不一定同时又是厨艺大师。因此,智慧一定是具体的、具有特定领域和时期的,不可能存在抽象的、普适的“智慧”。  4.“智慧”是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  就一个组织而言,“智慧”是其在特定领域、当时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的外在表现。此外,“智慧”是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仅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最佳表现充其量只能称其为“聪明”,而“智慧”则是最佳状态的持续维持;通俗地说,智慧是一种持续的“聪明”

6、。由于气象部门是以气象服务为工作目标和工作优劣的评判焦点(这与专业教学和研究部门有显著差异),因此所谓“智慧”的气象,是指在当前实际环境和自身条件的情况下,气象服务的能力始终处于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是气象部门在其服务效果、效率、效益和效能等领域的最佳表现的综合集成;而不是某个达到之后就可万事大吉欢呼雀跃的里程碑,也不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业界风靡一时的运营模式和技术方法的拥有程度。  所以,“智慧气象”是与环境和历史时期紧密相关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达到“智慧气象”的考察视角和评判尺度是不尽相同的。  (二)智慧气

7、象与气象现代化  一个被称为“智慧”的组织,其表现一定是持续出众的,而且其出众的表现不止在日常顺境之中,困境之中的出众表现往往更能体现该组织的“智慧”程度。木桶在存在短板时,的确无法盛满水;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修补短板。但是,当短板一时无法修补完整,而情势又要求木桶必须盛水时,如何使得存在短板的木桶盛载尽可能多的水,这便是“智慧”10的体现所在。我国气象部门在预报准确率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在近十余年内难以实现全面赶超,这是我国气象工作者经过冷静分析得出的理性结论;由此我们确立了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并以此作为未

8、来二十年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从指标上看,最终体现的是气象部门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及水平,这是气象部门的硬实力。而如何将现有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到极致,尽最大可能满足政府和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则是气象部门业务能力的集中体现,这是气象部门的软实力。硬实力如同厨房里的食材,软实力则是厨师的烹饪水平;巧妇难为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