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ID:3136989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第1页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第2页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第3页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第4页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在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正渗透膜技术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低能耗和高效率的解决方案。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广受推崇,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就这项技术在海水淡化、绿色能源、污水回用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正渗透膜;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正渗透(FO)也被称为渗透,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现象。FO技术的特点是运用两种化学溶液的化学位或者渗透压方面的差异,不需要另外施加压力。运用FO技术中水在

2、半透膜中的自发性、选择性的传递性质,与循环性能极佳的驱动溶液相结合,在海水脱盐领域运用极为广泛。  一、正渗透膜材料  (一)用于减压渗透的复合正渗透膜  在对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五十多种支撑材料进行了试验,运用相转变法,可达到1.3W/m25的性能,如果运用强度较高的材料,通过MPD和TMC进行界面聚合成膜。在制备复合膜的时候,如果运用有机溶剂,则其溶剂很可能去除有机酸,有机膜的完整性得到保存的同时其性能没有降低。除此之外,对甲酸对膜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考察,甲酸能够水解正渗透膜表面的聚酰胺,使其转化为分子颗粒较小的聚合物,并与膜分离溶解于水中,在这个过程中,膜的水通量得到了

3、很大提高同时水解过程中,会产生酸和氨基团,二者能够重新排列组合成为一体,在膜通量提升的过程中,截留率保持在95%左右的水平。表1对正渗透膜材料及其主要性能进行了列举。从表中可以看出,PBI中空纤维FO是一种具有高通量的材料。  (二)驱动溶液  在正渗透技术中,另外一部分关键内容便是对驱动溶液的选择,驱动溶液能够产生渗透压,因此是一个具有渗透压的体系。一种较为理想的驱动溶质应当达到下列标准:1)在水环境中为了产生理想的渗透压,应当具备高溶解度和小分子量。2)具有无毒害性以至于可以在水中安全存在。3)与正渗透膜在化学反应上能够兼容,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4)在透水分离和溶液驱动方面具有方便性和经济

4、性。通常情况下,运用最为普遍的驱动溶液是Nacl,Nacl在溶解性、可循环性、无结垢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是Nacl具有分离困难的弊端。  二、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FO在绿色环保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因其低能耗、低污染以及高回收等特点在污水处理等领域运用潜力非常大。正渗透技术在发电、工业废水处理、食品、航天等领域具有很大的运用潜力,正渗透技术还凭借其在抗污染及其低能耗方面的突出优势,在传统工业生产工艺中也广受推崇,它与其他技术手段紧密结合,正在形成性的创新点。  (一)海水淡化5  虽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海水淡化领域就有人提出运用正渗透膜的理念,但是受制于关键技术,例如膜和驱动溶液,所

5、以这个想法与技术没有得到广泛运用。现阶段,膜与驱动溶液的技术难题已经得到解决,国外相关专与学者在海水脱盐领域对正渗透膜的运用进行了综合而系统地研究,并且研发了一种新型系统。国外学者将上述系统分成两段,前者是正渗透膜部分,实现了海水中淡水向高化学势向低化学势的转化。这种系统中的驱动液选取混合铵盐,混合铵盐具有理想的渗透压,能够较为便捷地实现与海水的分离。  后者是驱动溶液的回收部位,提取于海水中的水稀释铵盐溶液,然后在宜的温度下(60℃左右),通过加热,铵盐被分解为铵和CO2,通过循环使用最后剩余的便是稀盐水,通过柱状蒸馏即可获取纯净水。通过软件模拟可以发现,驱动溶液经过稀释之后浓度降低为1.5

6、mol/L,相对于MSF,运用FO耗电量可以降低85%,相对于RO,耗电量可减低72%。在运用FO进行海水淡化的整个过程中,耗电量仅为0.25kW.h/m3,比目前运用最广泛的脱盐技术的能耗降低1.6-3.02kW.h/m3。在现阶段FO运用于海水脱盐领域已经处于中试阶段。  (二)食品和医药方面5  FO技术具有显著的操作低温低压性,这项优势与上文中论述的低能耗、低污染特性相结合,使得FO技术在液体食品浓缩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对液体食品从生产到储存,的整个过程都非常有利。在该领域传统的方式为热处理法,浓缩模式包括真空蒸发和冷冻,然而前者对那些热敏性物质会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存在破坏食品口感和

7、营养成分的可能性,并且能耗非常高,这些缺陷限制了其运用范围。反渗透法的膜很容易遭到污染,并且浓缩程度不太理性,因此使用范围与价值也很有限。  FO技术所运用的膜具有纳米或者微米级别的孔,合理运用这一特征,能够通过膜孔的直径进行控制来对物质的扩散速度进行改变,制造出扩散控制的药物运输系统对药物释放实践进行延长,从而定点、定量地将药物运输至体内。为了将这一事件更好地延长,美国ALzet公司于上世纪七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