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堪培拉”在越南

澳洲“堪培拉”在越南

ID:31373088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澳洲“堪培拉”在越南_第1页
澳洲“堪培拉”在越南_第2页
澳洲“堪培拉”在越南_第3页
澳洲“堪培拉”在越南_第4页
澳洲“堪培拉”在越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澳洲“堪培拉”在越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澳洲“堪培拉”在越南    越南战争虽然已是几十年前的历史往事,但却是美国军事史上一道难以迈过的槛,这无疑是这个国家在亚洲地区所打的又一场“错误的战争”。而在美国之外,还有一些国家也曾出于不同的动机派兵到越南参过战,对这些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段更加令人尴尬的往事。这些国家当中就有澳大利亚,自1962年5月24日向南越派出30名军官以“帮助训练”南越军队开始,澳大利亚此后陆续向越南投送了超过4万人的部队。在赴越参战的澳军部队中,有一支独特而重要的力量,这就是装备着“堪培拉”中型轰炸机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2中队。  第2中队的“堪培拉”虽由英国设计,但在澳大利

2、亚国内自行制造。作为二战后澳大利亚空军重建的一个重要选择,澳方希望用这种飞机来替换或补充英国提供给自己的“林肯”轰炸机。经过谈判,澳大利亚获得了该机的授权生产许可,第一架本土制造的“堪培拉”在1953年5月29日首飞,经过验收后于当年12月正式入役。让这种英国飞机实现国产化可谓适得其所,因为英国人为该机所取的名字“堪培拉”,本来就指的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嘛。  夜以继日值勤忙  第2中队的8架“堪培拉”6是于1967年4月飞抵位于南越藩朗的基地的,纳入美国空军第35联队的指挥架构下作战,任务是支援本方的地面部队行动。这当然不是“堪培拉”初登越南战场,美军使用这

3、种飞机已经在这里上阵久矣,当然美国人不用“堪培拉”的名号,而是称之为B-57。  美国和澳大利亚一样,都获得了该机的生产许可,不同的是澳大利亚只制造了48架,而美国制造了403架。从结构上看,B-57对英制“堪培拉”做了多处改进并增配自卫武装,而澳制“堪培拉”和英国飞机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增加了主翼翼尖的副油箱挂架以增大航程。  到达越南后,第2中队发现自己所担负的主要是战术轰炸任务,而所要打击的目标距离藩朗基地通常都并不太远,这就使得翼尖的副油箱显得有些多余。于是通过地勤人员的战地改装,全部8架“堪培拉”都在翼尖改装了临时的炸弹挂架以提高载弹量。这样一来,

4、澳大利亚“堪培拉”每次最多可以携带8枚453千克炸弹上阵,其中弹舱内置6枚、翼尖挂载2枚。  按照任务布置,“堪培拉”每天每架的出击上限是16架次,由于这时正是中南半岛的季风时节,飞行条件总不那么理想,因此第2中队受领的任务乃是在夜间执行由雷达引导的飞行,飞行高度约6000米。这时,自认为经验老道的美国B-57飞行员们根本看不上这种“机械行动”,所以把这种“例行功课”推给了新来的澳大利亚人,不过全身心投入的澳军飞行员倒是不无斩获。一个原因是战时技术发展至此,已经可以做到准确引导全程飞行,并且提示较为理想的投弹位置。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堪培拉”轰炸机。由于堪

5、培拉是首都,所以澳大利亚空军似乎非常适合装备这款轰炸机。6  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类行动,第2中队的机组们已经成为这方面的老手,他们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在投弹后匆匆离场,飞行员会从容降低高度并盘旋一会,领航员则仔细观察炸弹着地的爆炸情况,以确保此次任务没有白来一趟。  当然,这样的夜间高空投弹受条件限制,实际效果总是很难评估,因此中队长罗尔夫?阿伦森中校终于向美军提出,将第2中队的行动改为日间低空出击。第35联队这时仍对澳大利亚人的能力持保留态度,在经过为期一周的“试验”出击后,美国人方表示认可,于是澳大利亚“堪培拉”此后即以白昼行动为主。  过期商品派用场  澳

6、大利亚“堪培拉”开始和美国B-57联袂行动,两者在构造细节上的差异也导致了攻击战术上的不同。B-57配有机炮,惯用战术是俯冲投弹加扫射,“堪培拉”并不具备同类武装,采用的战术乃是低空平飞投弹。在越南,澳大利亚人亦从美国人那里学习新战术,尝试在实战中两者并用,不过他们还是觉得自己的平飞投弹更有效。第2中队曾在一次报告中不无得意地宣称:“在恶劣天气尤其是雨季时分,美国飞机的俯冲战术可不是首选,我们则可以从容地平飞在云层之下,低至200米高度去完成投弹任务。”  1967年4月23日,第2中队的8架飞机首次全体出动,对11处目标投下了42枚226千克炸弹,这些目

7、标分布很广,几乎延展在南越战场三分之二的纵深内。其中最南的目标位于湄公河三角洲,这是澳大利亚“堪培拉”第一次出击这里,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批“堪培拉”6所投炸弹中的三分之二都将砸向这里。  澳军武器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大量使用了库存的“过期商品”,也就是那些二战时期的老炸弹。得益于“堪培拉”炸弹挂架的通用性,大量战时物资得以派上用场,澳大利亚空军的统计表明,在越南战场上消耗掉的老炸弹数量超过2.7万枚。  第2中队的日常轰炸行动大同小异,其中最具戏剧性的一次,则发生在1968年的春天。那次,在美国空军上校范?佩尔特的要求下,“堪培拉”执行了一次针对“胡志明小

8、道”的精准打击。在越南闲暇之时,第2中队成员自娱自乐。  胡志明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