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

ID:31383086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_第1页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_第2页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_第3页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_第4页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这里主要讲原发性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95%,是遗传(占40%)和环境(占60%)两者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升高的血压对心、脑、肾、大血管等重要脏器都会造成损害,甚至成为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患病人群的高血压有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低和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很多,且很难治愈,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很大影响。在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调

2、查中,心、脑血管病构成的百分比已高居榜首,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极有意义。高血压的定义是认为的,实际上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相关。所以高于140/90mmHg的病人需要治疗,而血压在139/89mmHg以下者也要不断检测并同时处理其他危险因素。我国及欧美或国际高血压联盟都有各自的防治指南,它们都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及健康管理目标相适应。我们应遵循中国自己的指南开展防治工作。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类别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

3、I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II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III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或)<90约有5%的高血压为继发性的,即有明确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或病理改变原因。尽早去除这些原因不但可使血压恢复正常,还可使心、脑、肾、血管等免受损害,防止因病变到晚期无法根除而使血压持续增高甚至危及生命。1、诊疗目标(1)明确血压水平,高血压病程、治疗情况及家族史;(2)鉴别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3)明确相关脏器损伤程度;(4)全面评价病

4、人有无并存疾病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治疗方案。2、准确测量血压不同生理和心理状态下血压可有较大变异,通常以安静5min以上、坐位、右上臂血压为准,测其他部位血压者需注明。目前以三种方法评价血压水平:诊所偶测血压、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测量方法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所偶测血压:为诊断和分级标准。动态血压: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监护仪,国人正常参考标准:24h平均值<135/80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在正常情况下,夜间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昼夜的血压变化称为

5、血压的昼夜节律。3、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和易患因素1)发病年龄25~55岁之间居多;2)家族中常有遗传趋势及食盐偏多习惯;3)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偏高;4)可能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排钠缺陷,细胞内钠、钙异常增高等;5)饮酒、吸烟、多血症、低氧血症及非甾体类消炎药可加重高血压病。4、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1)在遗传和环境移速的作用下,使正常的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所致;2)目前有几种学说: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儿茶酚胺增多,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使血液中升高;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③血管机制

6、,内皮细胞释放各种活性物质致大动脉弹性减弱致血压升高。④肾脏机制。5、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一生无症状;,有的表现头晕、头痛、烦躁等。早期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心慌、视力障碍、恶心等,若不治疗后期发发展为心衰、肾衰、心梗、脑梗等。6、高血压的病理:心脏和血管是高血压病的主要靶器官。7、治疗目标和策略(1)治疗目标: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病死亡和伤残总危险。心血管病危险与血压之间的相关呈连续性,在正常血压范围内并无最低阈值。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病人的收缩压降至

7、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病人,降至目标是130/80mmHg以下。(2)治疗策略1)所有病人:应进行危险分层、量化预后及非药物治疗。降压同时兼顾相关脏器损害的防治,降低病死率。2)很高危与高危病人: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3)中危病人:病情允许者先观察其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或由临床医生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4)低危病人:观察病人数月,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高血压危象分层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I级II级II

8、I级SBP140~159或SBP160~179或SBP≥180或DBP90~99DBP90~99DBP≥110I级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II级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很高危III级≥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高危高危很高危IV级并存临床表现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1、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